□ 丁慎毅
2月17日,携程发布的《2024龙年春节旅行报告》显示,与“五一”“十一”等假期类似,春节假期,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川渝、中原、长江中游等城市群依然是文旅消费热度集中地区。但不同的是,春节返乡潮使得旅游热度更为分散,众多中小城市“老家游”火热。周口、阜阳、上饶、驻马店、信阳、茂名、赣州等是春运返乡热门城市。文化底蕴深厚、年味浓郁的中小城市中,淄博、景德镇、大同、威海、泉州、洛阳、喀什、唐山、延边、开封等旅游订单增长较高,均超过100%。
(据2月18日央视新闻)
由于许多单位今年都安排员工除夕休假,从除夕到农历正月初八,9天时间改变了一些人往年的返乡模式和旅游模式,更多人把返乡和旅游结合起来,先返乡再旅游,先游老家,再游远方。这是“老家游”火了的一个原因。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Spring Walk”重识故乡、城镇出行笔记攻略浏览量暴增。
“老家游”火了的另一个原因,是当下年轻人中持续升温的传统文化热。随着我国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攀升,人们开始对自身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引发越来越广泛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又让人们找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寻找记忆里的家乡,认识飞速发展的家乡,老人从中怀旧,青年从中审美,儿童从中寻根。当年轻人逐渐成为“新年主理人”,文旅过节“合家欢”成为新年俗,“老家游”就成了首选。
这一现象或许值得老家的“父母官”认真思考,怎样把“老家游”做大做强,让老家经济高质量高效率发展,让老家幸福感更加丰富多元。
比如,鼓励民间成立老家老乡协会和全国各地的老乡会,通过政府部门与老乡会的联系沟通,方便老乡回老家团圆、祭祀、旅游、创业就业、养老。在这个过程中,增加老家吸引力是关键。
这需要对老家的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嵌入老乡主题,比如,儿时读书的小学还在吗?儿时玩的铁环、陀螺还有吗?儿时的老师在老乡协会吗?家乡有可以参与的村超吗?自己回乡创业就业、养老可以满意吗?如此等等。以此提高家乡吸引力的同时,进一步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而做深做实“乡贤+”大文章,让老乡们为家乡建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当老乡们在老家有了成就感,也就带动更多老乡“老家游”,并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质量报》【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