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质量出品>>质量时评>>

莫让民宿变“民诉”

2023-08-08 12:49:20 中国质量报

□ 胡立彪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今年上半年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其中,“酒店民宿被曝多起毁约侵权纠纷”,社会影响力90.4分,排名十大舆情热点第二位。有消费者质疑,一些平台对商家违约的惩处措施不够健全,导致商家敢于置消费者权益于不顾。舆论呼吁,酒店民宿行业各方要拿出诚意,积极改变每逢假期侵权问题就频频出现的现状。

涨价毁约,只是民宿乱象冰山之一角。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关键词“民宿”发现,相关投诉累计超过两万条,仅今年“五一”假期,该平台就收到相关投诉超300条,投诉问题集中在酒店民宿未入住产生的费用退款争议、虚假宣传及卫生质量问题、预订后无法入住等方面。

根据2017年版《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民宿是指利用当地闲置资源,民宿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近年来,消费者对民宿的关注度不断上升,民宿逐渐成为热门的旅行住宿方式。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民宿行业市场规模为78亿元,到2022年,市场规模增至210亿元。预计今年我国民宿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

民宿之所以受到一些游客欢迎,是因为它能为游客提供个性化住宿体验。一份关于民宿旅游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被问及为何选择民宿作为休闲住宿落脚点时,有64%的受访者将“民宿具有地方特色”作为最主要原因之一。这反映出民众旅游观念发生了变化。早期的旅游多是打卡式旅游,奔波于景点之间,拍照留影买特产。而现在人们追求的则是融入式、体验式旅游,在目的地品美食、逛市场、走乡间、寻民俗。民宿作为当地景观和特色元素的构成部分,为游客提供了放缓旅游节奏、体验别样生活的独特体验。而且,民宿配备洗衣、做饭等基本设施,价格也普遍低于酒店客房价格,具有较高性价比。

不过,任何新兴行业市场在发展初期都会遭遇“成长的烦恼”,民宿作为一种新型业态,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同样会伴生一些乱象。除前文提到的涨价毁约、虚假宣传等问题,住宿条件不达标、餐饮卫生存在隐患、私密性和安全性体验较差、治安消防隐患突出等,也是游客对民宿投诉较集中的问题。

为保障民宿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近年来,国家、地方及各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加强对民宿行业的市场管理。今年2月,国家标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正式实施,规定了旅游民宿经营管理的总体要求,明确对旅游民宿实行分级动态管理。各地在对民宿经营者及第三方平台监管的过程中也出台了一些规定,如广东省出台《广东省民宿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市出台《北京市旅游条例》,天津市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民宿发展的实施意见》等。

经过多年治理,如今民宿行业市场已经大为改观,但乱象仍难禁绝。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和地方必须高度重视,以问题为导向,深究乱象根源,建立长效机制。首先要完善立法,明确相关法律规定。针对民宿领域存在的监管主体不明、管辖争议、覆盖面不够、维权困难等问题,加强立法调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促进民宿行业健康发展奠定法律基础。其次要加强监管执法。明确各相关部门责任,整合公安、消防、文旅、环保、市场监管、卫生等部门执法力量,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严格执行民宿行业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要限期整改,杜绝无证经营、违规经营行为。再次,要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经营主体备案登记制度,完善征信机制和黑名单制度,让民宿经营交易双方可以根据累计评价和信用评级来进行双向选择,确保市场准入公开、透明。

《中国质量报》【观象台】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安徽省淮北市贝宝食品有限公司实行“ ...

  • 河南省渑池县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快检 ...

  • 重庆市铜梁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电子计价 ...

  •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电 ...

  • 专为杭州亚运会打造的复兴号亚运智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