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随着开学的来临,“开学经济”随之火热起来,文具、学习等生活用品的经营者推出了花式多样的促销活动,面对促销活动,家长和学生应有一定的判断能力,由于未成年人对金钱的支配能力有限,家长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勤俭节约的美德。为提醒广大家长和学生群体提升自我保护和消费维权意识,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发布“开学季”消费提示:
一、零花钱要适度,切莫盲目攀比
开学购物旺季,建议广大家长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结合自身经济状况,根据实际需要选购学习用品及电子产品,有些家长们为了不让自己孩子“落后”于其他的孩子,穿着、用度、花钱都比其他孩子好,甚至满足孩子买名牌、比价格。这些都不益于孩子身心健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切忌盲目跟风消费和攀比消费。
二、学习用品按需买,文具挑选多留心
新学期购买学习用品,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购,不要盲目贪多求新。家长在为学生选购纸笔、书包等学习用品时要注重商品的环保性,要到正规的商场、超市购买,以安全、环保为先。购买时注意文具的产品名称、执行标准、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警示用语等相关信息,拒绝购买“三无”产品。学生家长应引导学生培养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尽量做到文具破损、用尽后再进行置换。对于有香味、异味及做工粗糙或价格太过低廉的文具尽量不要购买。
三、学生饮食安全莫忽视
学生要尽量在学校食堂或是家中就餐,外出就餐时,应选择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小餐饮备案登记证”的餐饮单位,尽量避免在路边摊点用餐。同时,远离廉价小零食。一些小包装的调味面制品价格低廉,但一般都是高油、高糖、高盐的食品,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比较多,甚至存在添加剂超标等问题,经常食用廉价的小零食会影响身体健康。
四、监护好未成年人,密码、账号要看好
面对未成年人消费中比较突出的打赏主播、游戏充值、盲盒、卡牌消费等,建议家长保管好自己的网络支付密码,时刻关注孩子的网络消费情况。大学生要谨防金融消费陷阱,远离校园贷、网络贷款,慎选高透支额度信用卡,不要委托他人代办信用卡,不要将身份证件转借他人,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确需办理信用卡的,一定要去正规银行办理,并详细阅读合同条款。平时要保护好个人信息,远离风险,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消费计划,做到量入为出,合理有度。
五、保留凭证,消费维权有依据
电脑、手机等电子商品已成为大学生们的必备。在选购时,建议提前做好功课,了解商品性能和价格。要选择具有一定规模的正规销售商和品牌旗舰店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切勿因追求低价而上当受骗。购物后,主动索要发票、三包信誉卡等凭证,要求商家详细填写商品名称、价格、购物时间等信息,以备出现问题及时维权。
当发现所购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或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第一时间与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及时拨打12345、12315投诉举报或向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供稿: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