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便民>>

广东省肇庆市消委会发布消费提示:谨防“心理服务”消费陷阱

2023-12-12 11:03:12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随着心理健康咨询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心理健康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缺乏统一规范,且心理健康服务效果无界定标准等因素,容易发生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为避免消费者落入心理咨询服务消费陷阱,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广东省肇庆市消委会发布消费提示:谨防“心理服务”消费陷阱!

一、优先选择正规渠道或公益性咨询机构。

目前市内各大医院设有精神科或心理咨询科,医生资质较高,专业较有保障,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医院心理咨询门诊。消费者如不愿去医院咨询,可选择省内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心理援助服务的高校心理学院或者心理健康中心。消费者可通过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广东省心理援助公益热线电话一览表》进行查询和咨询。消费者应慎重选择网络平台购买心理咨询服务,当对机构提供的服务质量不满意或发生争议时,可能因跨地区导致消费维权困难。

二、注意了解心理咨询机构信用信息。

目前,一些培训发证机构对从业人员技能培训书标准、要求不统一。消费者在面对这些“专业证书”的宣传时要保持一定的警惕,切勿轻信;如确需选择社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应多方面了解咨询机构的信用信息,可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政府网站或渠道查询、了解该心理咨询机构是否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或因违法行为被行政处罚或提起诉讼等。对于存在不良信用信息的心理咨询机构,建议慎重考虑。选择心理咨询机构时还应当事先了解机构口碑评价、实际服务水平、售后服务和对客户隐私保护情况,尽量先体验后消费。

三、增强消费风险防范意识。

心理咨询服务通常采取预收款方式,消费者在缴纳预付费用时要注意缴付对象是机构还是个人,还要考量面临服务质量未达预期、要求退费难的风险。消费者应合理评估消费需求、优惠折扣和风险,理性消费,避免大金额充值;建议消费者尽量选择按时按次支付咨询费用,或者在付款前通过正式合同方式明确约定服务内容、服务质量、计费标准、退款计算方式等;避免一次性缴纳高额或长期服务费,降低资金损失风险。办卡后要尽快消费,并及时了解经营者的经营动态,避免长时间闲置后经营者出现问题不知情,错过维权时机。

四、注意索要并保存好消费凭证。

有效的消费凭证是消费者消费维权最重要的证据。消费者在购买心理咨询服务后,要注意妥善保存好付款凭证、合同或协议、宣传单、发票等证据,以备日后发生消费纠纷时维权有据。当发现心理咨询机构有异常情况时,请及时拨打当地12315或12345政务服务热线向有关部门咨询、投诉或举报,或直接向有关行政部门反映。如发生消费争议的,还可以到当地消委会寻求帮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供稿:广东省肇庆市市场监管局)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市场监管局深 ...

  • 2023年东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计量 ...

  • 第4届哈尔滨采冰节在松花江畔开幕

  •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利用设施大棚开展 ...

  • 携手供应链推进可持续发展 沃尔沃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