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便民>>

给小黄鱼“上色”?提醒消费者擦亮眼睛!

2023-02-03 09:54:50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期,杭州市公安局通过抽检调查发现,个别不法商贩通过添加黄色工业染料,使本品相不佳的冰鲜小黄鱼(俗称黄花鱼)颜色鲜艳、更具卖相,以高价销售牟取利益。

黄色工业染料俗称“黄粉”,其主要成分为“碱性橙Ⅱ”,是一种工业染料,主要用于纺织品、皮革制品及木制品染色,并非食用色素,过量摄入、吸入以及皮肤接触该物质将造成急性或慢性食物中毒。因此,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将碱性橙Ⅱ作为禁止用作食品添加剂的化学试剂。往不新鲜的小黄鱼身上添加“黄粉”行为,不仅违背诚信经营的社会道德,更涉嫌触犯刑法。

在此,市场监管部门告诫广大食品生产经营者坚守道德底线,依法诚信经营,切勿以身试法。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挑选海产品时应仔细辨别,多加防范,切不可“以貌取鲜”。如发现违法线索,可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反映,也可直接拨打举报电话12345或者110。

那么如何识别“染色”小黄鱼呢?三招教你识别“染色”小黄鱼。

一看鱼腹:新鲜黄鱼的腹部为黄色,色泽自然,随着鱼皮的凹凸不平,黄色也呈现不均匀分布状态;而染色黄鱼无法呈现自然的不均匀状态,看上去颜色浓艳、均匀。

二看鱼唇:新鲜黄鱼的嘴巴比较圆润,掰开嘴巴看,唇内侧呈橘红色,而染色黄鱼唇内为白色或者黄色。

三擦鱼体:新鲜黄鱼不会掉色,用纸巾擦拭黄鱼表面,如果纸巾染了色,而小黄鱼经擦拭后略有褪色,可以判断是染色的缘故。

(来源: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任编辑:莳伊)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长顺:发展牛产业 “犇”上致富路

  • 市场兴 人气旺 春意浓

  • 新春伊始,各地企业开足马力加紧生产 ...

  • 山东省青州市一家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线 ...

  •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依托非遗传统技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