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便民>>

江西省鹰潭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双11”网购消费警示

2022-11-01 10:35: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自10月24日开始,接下来的三周内都是“买买买”时段。江西省鹰潭市市场监管局贴心整理十大“消费”陷阱,务必让各位亲们买到“靠谱”商品。

陷阱一:先涨后降,“低”价不低。部分电商平台的某些商品在“双十一”促销前先涨价,而在促销当天降价,促销活动名不副实。消费者对于心仪商品要关注平时的销售价格,与促销价格进行对比,看看是否存在真实惠。

陷阱二:注意区分“定金”与“订金”。部分商家刻意混淆“定金”与“订金”,二者的区别在于“定金不退,订金能退”。消费者在支付前应仔细查看商品的预售介绍,咨询客服关于“定金是否可退”等问题,并保留下单凭证。

陷阱三:赠品虽多,小心藏“猫腻”。消费者在购买下单前,如有附送赠品,要截图保留商家宣传的活动页面,以防商家不按承诺发送赠品。法律早有明确规定,赠品也要保修。一般情况下赠品通常没有发票,所以质保卡是赠品保修的唯一凭证。消费者在购物时,一定要让商家在质保卡上加盖公章。

陷阱四:慎点红包、链接。小心这几种红包诈骗:需要个人信息的红包不要碰;分享链接、与好友共抢的红包需谨慎;高额红包要小心;拆红包要输密码不可信。

陷阱五:谨防低价拼团陷阱。“一元拼大奖”实为抽奖,“低价拼团”实为获取用户隐私信息,虚假拼团链接有可能带有木马病毒。

陷阱六:电商专供小心被“套路”。“电商专供”商品与实体店销售的商品看似一模一样,但是在颜色、内件配备或某些功能上存在差别。所谓的“电商专供”商品一般是价格较低而品质稍逊,特别在服装、电器、鞋帽、箱包等品类,这种情况出现比较多,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

陷阱七:当心冒充商家的诈骗短信。这类短信仿照官方商家的模样,甚至准确报出买家的个人信息和网购交易记录,迷惑性很大。消费者要学会查询官网信息,在拨打商家客服电话咨询时,一定要咨询确认其是否为官方电话,以免上当受骗。

陷阱八:快递诈骗防不胜防。快递诈骗形式多样,但要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凡是要求扫二维码、发送验证码、不允许验货就要求付款的一律拒绝。

陷阱九:部分分期消费高利息无提示。消费者要明白任何的“赊账服务”都需还款,并且不同平台的消费金融服务分期手续费存在较大差异。消费者在选择金融分期服务时,要仔细看清条款及具体还款事宜,避免出现问题。

陷阱十:好心帮朋友代付,结果被骗。骗子们会通过QQ、微信等聊天工具,伪装成你的亲戚好友希望你能帮忙代付。提醒消费者不要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网银,养成良好的习惯,操作结束后选择“退出”淘宝、支付宝、网银,并关闭浏览器。密码设置要科学,并尽量避免简单保存在电脑中。(通讯员 官佩芸)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山东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标准助力 ...

  • 第23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 ...

  • 北京展览馆“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 ...

  •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迎来红干椒 ...

  • 重庆持续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工作综述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