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育儿

《家长未取消校讯通业务仍被扣费》后续 仍有学校在继续代收费

2014-03-15 18:00:50新快报

    日期:[2014-03-14] 

    家长:一个月收10块钱是暴利!

    本报于2月28日在《财富深圳》S02版报道了“家长未取消校讯通业务仍被扣费”后,引起许多家长的强烈反响,纷纷致电本报反映校讯通收费存在的问题。仍有部分学校在代收费,还有家长质疑一个月收10块钱太贵!有家长表示,运营商不应该就此事推卸责任。

    ■新快报记者 罗云芳

    《家长未取消校讯通业务仍被扣费》后续

    仍有学校在继续代收费

    3月5日,曾小姐向记者反映,自己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在今年入园初就被要求交60元的校讯通费用,因为是园方统一收费,她也不能违背,否则就无法收到孩子各方面的信息。

    对此,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表示,学校代收费是明令禁止的,学校或幼儿园出现这样的行为是违规的。而对于家长们普遍反映的问题:“教育局文件出台后,移动公司没有发任何短信提醒家长可以取消校讯通业务而继续扣费,完全没有尽到提醒的义务,而家长也不知如何办理取消这个业务。”该公司解释道:对于目前还有使用校讯通服务的学校来说,中国移动是代校讯通企业代扣费,具体如何执行教育局的文件,是否停止校讯通服务,应该由校讯通企业和学校去协商,最后由学校或者校讯通企业通知家长,如果没有通知家长的,就是学校的问题,没有停止这种服务,移动公司就会一直扣收10元每月的服务费。

    “到目前为止,全市还有多少所学校仍然在使用校讯通业务?由家长承担费用的学校有多少所?这项业务的月收费总额是多少?”对于这些问题,中国移动深圳公司则表示这是公司商业秘密,不予回应。

    而就各学校不执行文件的现象,本报之前采访过深圳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胡处长,他表示,教育局会对不执行文件的学校进行查处。但直到昨日,本报记者未收到该局的任何回复,而之前违规的学校依旧在继续使用校讯通,并未整改。

    家长:包月收费比零售还贵

    此外,对于校讯通一个月收取10块钱的服务费,有家长也反映这是暴利,有家长计算过,一般由语、数、英三个老师发的作业信息,一天3条,一个月也仅60多条,如果加上学校偶尔的天气、安全等提示短信,一个家长平均一个月最多收到70多条信息,如果有节假日不收信息还会更少,这样每个月的信息费支出不到10块钱!

    “一年收100块钱,应该至少收到1000条信息!但目前学生在校时间仅仅只有9个多月,每个月只有22个在校日。因此,怎么算一年也不可能收到1000条信息。移动公司和企业这样收费实在是太不合理了,包月收费比零售还贵,这是什么道理?”一位目前还在使用校讯通的家长胡先生很激动地告诉记者,“这就是一种暴利!而且家长还不得不选择这种方式,我们想知道这10块钱的定价依据是什么?”

    此前,中国移动深圳公司表示,这个定价是由校讯通企业制定的,也经过了物价部门的批准,具体的定价依据,只能去问各家校讯通运营企业。记者发稿前也试着联系相关的校讯通运营企业,均未联系上相关负责人。记者登录校讯通的网站:www.xxt139.com,网页显示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2013版权所有”,网站的所有权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所有的通知公告都是该公司,并未出现其它校讯通企业的名字。

    记者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该公司3月12日给记者的邮件中做了如下回复:“深圳‘校讯通’月功能费10元,业务包含个性化服务如考勤情况、测验考试成绩、每天学生表现情况等,给家长提供网站、客户端、短信等多种方式的使用,并非简单以短信的下发条数来计算费用,且深圳公司校讯通业务资费经过省物价局、省通管局报备审批对外开展业务。”记者注意到,回复中出现了“深圳公司校讯通业务”字样,这和之前总是推脱校讯通由企业运营,移动公司只是代收费,有了明显的变化。

    对此,学生家长们也表示,中国移动等通信运营商简单地以“代收费”来撇清自己的责任,是肯定站不住脚的,因为发生扣费行为的是移动公司,所有的宣传都是以该公司的名义进行的,该公司没有尽到提醒的义务是显然的。

    本报将继续对此事进行跟踪报道。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活动走 ...

  • 深秋的甘肃敦煌胡杨林

  • 提升质量安全促进蜜柚出口

  • 故乡的标点

  • 时光之味

最新新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