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育儿

停办学校被改成店面 诏安教育局未进行财务清算

2014-01-15 17:06:00人民网

    2007年,诏安县教育局就已经终止诏安二实小的办学协议。2011年,诏安县教育局发布公告,宣布撤销该校。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终止时,应当依法进行财务清算。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教育局仍未对该校进行清算。最近,该校的法人代表更是把有安全隐患的教学楼进行改建,变成了培训机构。

    几年前,诏安县第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诏安二实小”)因为存在安全隐患等原因,被当地教育部门停止办学。近日,诏安读者张先生反映,其东侧教学楼临街的墙壁被人拆除,教学楼还被改建成店面出租。

    【现状】

    教学楼被改店面

    记者接到张先生反映后来到诏安县城康华路看到,诏安二实小的大门紧闭,学校里面一片狼藉,紧邻路面的东侧教学楼,一楼部分墙壁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非常显眼的六间店面,每间店面卷帘门紧闭,其中一间店面的LED显示屏赫然打出一家名为“优乐学教育”培训机构的招生广告。“店里面有时候会有学生在培训,特别是晚上或者是周末。”张先生说,既然教学楼存在安全隐患,为什么可以改为店面甚至招收学生呢?

    张先生说,这些店面是在去年7月20日、21日两天的时间里,由诏安二实小法人代表吴某斌的丈夫沈某雇人拆墙改建,然后出租出去的。

    【溯源】

    学校被勒令停办

    记者了解到,诏安二实小的前身是诏安私立晨曦特殊教育学校,法人代表为深桥学区仕江中心小学教师吴某斌。2004年,诏安县人民政府决定创办诏安二实小,为“民校公助”办学模式,征地25亩,以港头小学资产为公助部分,调配公办教师13名。

    2005年,诏安县教育局与吴某斌签订《诏安县第二实验小学“民校公助”办学协议书》,合作期限20年,创办后的二实小由吴某斌管理。2007年,因为原先签订的协议书内容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及其他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有关规定相抵触,加上吴某斌未履行协议书规定的应尽义务,而且擅自在校内举办幼儿园,诏安县教育局对吴某斌发函,通知终止办学协议。2011年,诏安县教育局发布公告,宣布“诏安县第二实验小学”没有办学许可证,是非法办学,决定撤销,将学生并入边城小学。

    【追问】

    为何没有组织清算

    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终止时,应当依法进行财务清算,由审批机关依法撤销的,由审批机关组织清算。

    那么,诏安县教育局早在2007年就已经终止二实小的办学协议,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没组织清算呢?存在安全隐患的教学楼改店面,教育局为什么不管?

    诏安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程某回复,国有资产清算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清算不是教育局说了算,涉及财政局、土地局、监察局、审计局等相关部门,还要聘请中介机构对资产进行审计、清查、评估。而教学楼改店面出租,是改建者私人的行为,与教育局无关。(晨报特派漳州记者 黄旭)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活动走 ...

  • 深秋的甘肃敦煌胡杨林

  • 提升质量安全促进蜜柚出口

  • 故乡的标点

  • 时光之味

最新新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