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育儿

校讯通经费到底该谁出?区教育局盼出具体方案

2014-01-03 11:14:54南方都市报

    校讯通经费到底该谁出?区教育局盼出具体方案

    据称已有30余学校向运营商申请退费或停止收费

    2014年1月2日,揭露校讯通终结收费但乱象仍存。

    2013年12月5日,深圳市教育局发文终结校讯通收费。

    2013年9月6日,南都独家报道揭开校讯通乱收费内幕。

    今年起学校发送的作业短信,费用由学校公费支出。

    南都记者 刘有志 摄

    1月1日是校讯通终结收费首日,但不少家长表示遭遇校讯通退费难、个别学校视禁令如无物的问题。昨日,深圳各区教育主管部门纷纷表态说,坚决落实市教育局的规定,已经下达通知全面禁止校讯通再收费行为,相关退费正在进行。各区正在筹划具体执行方案,但由于涉及到公用经费支出问题,有待上级主管部门明确。知情人介绍,深圳一运营校讯通业务的大型通讯运营商已接到30多所学校的退费或停止收费申请。

    各区要求校讯通终止收费

    昨日是校讯通终止收费第二天,南都记者向各区教育局核实校讯通免费规定落实情况,各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已全面停止收费,但由于涉及人数较多,正在逐步向家长退费。

    盐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市教育局下达禁令后,盐田区教育局向全区中小学下达相关规定,停止校讯通收费行为,并要求,如有学生家长想自主选择校讯通服务的,要以书面的形式提出申请,“目前并未接到任何人的申请”。

    同时,该区教育局已要求学校2013年12月31日终止与校讯通企业的合作协议。对于按月缴纳校讯通费用的家长,盐田区教育局已与相关通讯运营商联系,2013年12月31日起停止扣费,按学年缴纳费用的,也已经通知相关企业2014年1月1日之后的费用退还给家长,并已取得相关企业、运营商的同意,但“由于人数较多,以什么的方式退还还在商量中,但会尽快逐步退还给家长,学校会对此进行督促”。

    罗湖、福田、南山区教育局均表示,已要求全面终止收费。昨日下午,罗湖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为落实市教育局关于校讯通的通知,区教育局正在制定相应细则,方案已经在征询各方意见,教育部门也在督促辖区学校,对预收学生家长费用的,要及时退回,如果是扣费的,应马上停止。

    区教育部门自定执行方案

    只有“免费”要求,但没有如何执行的具体规定。市教育局出台禁令之后,各区教育主管部门按照先停止收费后督促退费的步骤,正在各自筹划具体执行方案。由于涉及到公用经费支出问题,必须市级教育主管部门给出具体的指导意见。

    今天,南山区教育局将在系统内召开教育信息化的主题会议,会议将涉及到如何应对校讯通使用的问题。昨日,盐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已经下文要求全区中小学启用家校联系手册,如确实需要信息化沟通方式的,使用微信、Q Q群等。该区已经决定将家校信息化联系模块和内容加入到“深圳教育云”建设方案,预计在2014年底或2015年初正式投入使用。届时,全区将统一家校免费沟通平台。

    罗湖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正借助罗湖区信息工程建设二期改造的过程,完善教育系统的信息化,将之前校讯通的家校互动功能,也纳入到信息系统建设中,同时鼓励学校、老师,借助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手段,如Q Q、微信等平台,建立多方面的家校沟通方式。

    福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昨日回应,该局正在研究相关方案。据调查,包括民办学校在内,福田区拥有中小学80多所,由于学校规模均较大,仅小学一年支付校讯通的费用就10多万元。如今按照规定,将从学校公用经费中支出,但这笔经费如何支出———是从目前经费中划出,还是市财政另拨费用,支出多少为适宜,是否包含民办学校———市教育局没有相关规定。

    “今天早上,我们还问市教育局,但依然还没有具体指导意见。”该负责人表示,由于涉及到经费问题,还需等待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规定,方案何时出台,还是未知数。

    学校已向运营商申请退费

    知情人昨日透露,深圳一家运营校讯通业务的大型通讯运营商接到30多所学校的退费或停止收费申请,罗湖外国语学校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把两家合作单位叫过来,已经明确告诉他们,从这个月开始,不得从学生家长那里扣取校讯通的月租费,预收的要及时退回给家长。”罗湖外国语学校郑校长说,与学校合作有两家单位,一家是通讯运营商,学生家长的校讯通费用按月扣取,另一家则是按学年或者学期收取的,有的家长可能预先交一学年的,已要求该单位要把预收款退回给家长。

    郑校长介绍,学校使用校讯通已经有一段时间,若马上停下来,不单学生家长会有意见与不适应,老师也会有意见,因此学校决定继续使用这类产品,但因此产生的费用由学校承担,学校也与两家单位进行谈判,使用费用降了不少,但在两家单位没处理好之前遗留的问题,如继续扣学生家长的费用,或者预收款不及时退回,学校也不会支付相关费用,“如果相关费用学校无法承担,我们也会积极找政府来解决,我有信心处理好这个问题。”

    昨日,南都记者以家长身份向育合科技有限公司、创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咨询退费问题,两家校讯通企业均表示,正在等公司的进一步通知,但“如果家长申请,可以退费”。

    记者观察

    等等等,等待完美收官

    每月10元,看似不多,但从孩子读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细算一下也是一笔不小费用。存在10多年的校讯通,家长们终于等到免费的一天,今年1月1日起,深圳上百万家长不用再为校讯通买单,这是新年伊始最好的民生礼物。

    校讯通收费是终结了,然而家长、学校之间的沟通在继续,也必须继续。面对免费禁令,“只谈要免费,没讲具体如何实施”,这给学校出了难题。有的学校打算自己买单与通讯运营商合作、有的学校干脆舍弃“校讯通”转而使用Q Q群、微信群等,还有的学校使用免费的校讯通服务业务,甚至有的学校干脆放权,让家委会、老师自主选择沟通方式……没有利益的驱动,家长、学校之间的沟通渠道更拓宽了,但从另一层面看,稍显混乱,不利于管理。

    问题症结显然不在此。按照市教育局规定,1月1日起,学校发送的包含各类教育教学及管理公共信息服务项目的通知类短信,相关费用由学校纳入预算,由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相比之下,在众多家长、学校沟通方式中,校讯通确实有其优势,否则也不会存在10多年。但是,这笔经费如何支出,是从目前的经费中划出,还是市财政另拨,支出多少为适宜,目前还没有定论。这使得不少学校在执行规定、取消收费申请退费之后无所适从,只好静观其变。有些学校索性停止使用校讯通,改为使用家校联系本,或使用微信、Q Q群等。

    面对只有“规定”没有“具体指导意见”的禁令,区级教育主管部门也犯难,虽然各区教育主管部门称在研究相关执行方案,但涉及到经费的事儿,还必须市级教育主管部门甚至市政府确定。上级部门具体执行指导意见不出台,各区自谋的方案恐怕也将无法定案。

    经过3个多月的市场监管部门的刚性执法、媒体持续追踪报道,校讯通收费终于终结。然而,一纸单薄的免费规定,显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我们迎来了免费的开局,更期待完美的收官,希望相关主管部门继续有所作为,出台具体执行指导意见,给校讯通事件画上完美句号。或者尽快推出“深圳教育云”项目,统一免费平台,统一管理,彻底让家校沟通方式与利益脱钩,不再成为某些人牟利的手段。

    统筹:南都记者 米燕 采写:南都记者 陈思福 米燕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活动走 ...

  • 深秋的甘肃敦煌胡杨林

  • 提升质量安全促进蜜柚出口

  • 故乡的标点

  • 时光之味

最新新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