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育儿

宿舍“4S”管理 1人只准带4双鞋?

2013-11-06 13:45:52广州日报

    宿舍内景。

    听过汽车4S店,有没有听过“4S”管理?近日,东莞联合技工学校推出宿舍“4S”管理规定引起了网友和学生们的吐槽,规定要求每个学生只能带4双鞋子、一瓶洗发水、一瓶沐浴露等,宿舍床铺也要用学校统一发的。昨日,校方负责人表示,严格要求学生内务,实际上是为了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素质,以后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要。

    文/图 记者吴城华

    东莞一技工学校推出宿舍“4S”管理规定引起网友吐槽

    学校称为了提高学生素质适应企业需要

    网帖:学生只准带四双鞋

    “每人鞋子数量2至3双,最多不超过4双,行李箱最多3个,洗发水、沐浴露、牙膏牙刷1个,床上不得摆放公仔毛绒玩具……”近日,一条东莞联合技工学校宿舍4S物品规定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

    “越来越过分了,搞个4S管理,每个人只可以有4双鞋子,两袋行李,洗头水、沐浴露、护发素只能有一支,最受不了的就是放私人物品的柜子也要管!”“@校园东莞”转发的网帖如是说。

    记者看到,这份宿舍“4S”物品规定对学生个人用品,包括洗发水、沐浴露、水桶、牙膏、牙刷等物品的数量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而在宿舍公共物品方面,扫把一个、拖把一个、垃圾桶一个等都作了相关规定。

    学校:提高素质适应企业需要

    “规定物品数量是充分考虑了学生对生活用品的需求,应该能满足学生的日常需要。”东莞联合技工学校副校长李彪表示,物品太多浪费了,而且放在宿舍也不好看,而且我们的规定不是死的,有特殊需要的,比如女生多带几双鞋子是允许的。

    “学校在今年开学初就有计划实行宿舍4S物品管理,本周一正式开始。”李彪称,学校专门成立了一个项目推进小组,前期对学生物品进行示范管理,包括早起叠被子、清洁宿舍卫生等。

    李彪对记者表示,一些用人企业非常注重学生素质,到学校来挑学生,首先就是到宿舍观察是否管理到位。“作为职业技工类学校,培养的学生未来都将走进各大企业,大型企业都有自行严格的企业管理规定。”

    赞

    “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的规定应该遵守,这样才能更加有序。”小婕是学校五年制一年级学生,她说,以前都不会折被子,但是经过学校的锻炼之后,现在熟练多了。“而且学校这样做也是为了我们好,现在一进宿舍,感觉心情都好了很多。” 小婕说,比起以前乱糟糟的宿舍,现在感觉还是很舒服的。

    弹

    “我感觉学校有些本末倒置,学生在学校最主要的应该是学习。”网友“@匿名”说,每天起床后将被子叠成豆腐块,晚上回到宿舍都舍不得打开睡,得小心翼翼地看护好,真不知道是为了管理,还是为了好看。“学生带什么东西是自己的自由,学校在这方面管得太多,感觉不太好。”学生小兵说,虽然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规定太严不够人性化。

    学生宿舍物品整齐划一

    记者昨日在该校宿舍看到,每一宿舍的物品摆放都一模一样,甚至还有各种线条划分了区域,不得乱放。晾晒在阳台上的衣服也是分开的,内裤一列,长裤一列,上衣一列。

    “4S”究竟指什么?

    据李彪介绍,“4S”其实应该叫“5S”,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这5个英文单词的缩写。目前学校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为内容的活动,所以称为“4S”。

    专家:

    教育以外的

    要求不必太苛刻

    “学校加强管理培养学生优良的生活习惯,帮助学生养成高度的自律性,出发点是好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但是学校实施各项管理措施前,应征求学生意见, 比如可以做校园调查等。

    熊丙奇说,当代的教育理念与几十年前已大相径庭,从前的教育是大包干,学生不仅可以接受教育,而且在学习期间的其他事务学校也都包办。“现代的教育则可以理解成学生购买学校的服务,学生买什么学校就应该服务什么。”熊丙奇说,职业教育也不例外,学校没有理由对教育服务以外的生活起居问题做出过于严厉的限制。

    “在短期之内,学校加强宿舍管理可能对于学生生活习惯、作息时间等方面起到立竿见影的规范效果,不过长期来看,很难预料学生会否产生抵触或者反弹的情绪。”东莞心理咨询师何欢认为,既然是从养成学生良好习惯角度出发,那么就应该让同学们明白为何学校要这样做,做了以后对自己有什么益处,这样效果会更好。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活动走 ...

  • 深秋的甘肃敦煌胡杨林

  • 提升质量安全促进蜜柚出口

  • 故乡的标点

  • 时光之味

最新新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