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育儿

随这所希望小学一道被毁的还有什么

2013-11-05 15:32:42中国青年报

    燕农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1月05日   02 版)

    漫画:徐简

    社会多方爱心人士在湖南省炎陵县大院农场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于去年5月竣工投入使用。今年秋天“大院希望小学”遭遇拆除,大院农场的孩子们不得不搬到距校址一两百米的临时板房上课。原因是当地要打造一个投资100亿元的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炎陵县某副县长说,这个大项目对整个炎陵县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远比一个教学点大得多。(中国广播网11月4日)

    竣工使用仅一年多的希望小学,到今年9月中旬就变成了一片废墟,原因仅仅是计划于校址处举行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的开工仪式。一所希望小学被轰然拆除,上学的孩子们要为“发展”让路,足可见当地“发展旅游、拉动经济”之急切。只是,这种拉动经济的态度,忽视了太多弥足珍贵的东西。

    拆希望小学、上经济项目,最直接的是忽视了对教育的尊重。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但是,在这所希望小学建起来之前,大院农场的孩子们只能在危房中上课,穷也穷了;刚刚搬进新校舍的孩子们,不得不再次搬出走进临时板房,苦也苦了。更可悲的是,这种苦是在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欲望“背书”——教育在经济面前,似乎不值一提。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指出:关于儿童的一切行为,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要考虑。也就是说,在一套普遍商定的准则和义务下,在追求公正、彼此尊重以及和谐的社会过程中,应将儿童放在中心位置。无论我们现在做得完善与否,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作为首要考虑,都应该是社会所孜孜追寻的。新校舍尚未建起来,旧校舍就被轰然推倒,孩子们的利益被埋在了废墟里。

    据大院农场的村民讲,这所希望小学是“按国家规定抗震避灾最好的学校”,“所有的条件都是最好的”。换言之,这所学校除了用于教学,或还承担了当地灾害发生时民众避灾场所的功能。因此,这所被当地村民引以为豪的学校拆除时,村民们心痛地哭了。没有公开征求附近村民的意见,也未考虑到避灾的公共需要,推土机的轰鸣声令人齿冷。

    此外,这所希望小学总投资90多万元,凝聚了社会多方人士的爱心才最终得以建成。在投入使用一年多后就遭强行拆除,一者,是否依法“征得捐赠人的同意”;二者,也涉嫌违反了《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受赠人“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用途使用捐赠财产”。捐的时候热火朝天,捐过之后可能被弃之如敝屣,这是对民间慈善最大的伤害。

    一所希望小学的拆除,忽视甚至可以说戕害了多重的社会人文价值,那么,在这所希望小学的旧址上,即便建起了文化旅游度假区,又能说我们有文化、尊重文化吗?即便是在建了拆、拆了建的过程中,拉动了经济增长,除了GDP的数字之外又还剩下些什么?两年前,《人民日报》曾刊文发问:人没了,发展还有什么意义?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与人文,这才是经济应有的态度。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活动走 ...

  • 深秋的甘肃敦煌胡杨林

  • 提升质量安全促进蜜柚出口

  • 故乡的标点

  • 时光之味

最新新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