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义工证低门槛惹争议
半年14万人申办,老义工发帖指责服务走过场
摘要:深圳志愿者人数今年暴增,全市注册志愿者达84.6万,其中14 .5万人已申办电子义工证。
深圳义工首推电子义工证。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资料图)
南都讯 记者朱倩 深圳志愿者人数今年暴增,全市注册志愿者达84.6万,其中14 .5万人已申办电子义工证。但是,义工申办门槛低、服务走过场、成免费劳动力等问题陆续凸显,有老义工发帖质疑,突飞猛进式的增长令义工群体遭滥竽充数。部分新义工也表示,服务热情受打击。
义工证降门槛令服务走过场
发帖者自称是拥有十余年服务经验的老义工,自深圳开始推广电子义工证之后,义工门槛明显降低,以前要服务满30小时才能获得义工证,眼下填张表就可以申请办理。随着各类义工组织蓬勃发展,义工也有滥竽充数者,服务走过场。
南都记者联系发帖者,截至发稿时对方未予以回应。参加4年志愿服务的深圳大学研究生小刘说,同学中间能长期坚持开展的志愿服务行动只占较少比例。一些大学生不是真心实意做事情,而是想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给自己镀金。
目前,深圳最小义工是10岁,10岁至18岁义工占总量的10%以上,中小学生义工数量有增加趋势。有家长反映,部分是主动参与,部分带有功利性,主要是为了出国留学加点分,义工服务成为申请国外名校的敲门砖。例如,南都记者此前就接到学生家长致电咨询,因孩子申请出国读预科,需要社会服务的经历证明,咨询到哪里可以给孩子联系做暑期义工。
不赞成功利性参与义工服务
市义工联会长高正荣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的大学录取一般需要社会服务,不然即使考试分数再高也不录取。一些学校没有社会实践也能录取,但入校评估的分数要比别人低2-5个学分。有的中学生等到学校快要报名时才发现缺少社会实践,赶紧找义工联帮忙开证明。
“如果是有义工服务记录的就帮忙开证明,没有当然不能开了!”高正荣说,小部分学生因申请学校比较急临时报名参与义工活动,义工服务是公益行为,不赞成带有功利性参与。
而且,义工门槛降低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义工资源遭滥用,新义工服务积极性受打击。有义工透露,不久前在街道服务时遇区领导检查,一个双向两车道的小路口竟安排8位义工值班。市民张高鹏此前去深圳西站送人乘坐K 9084次列车到湖南邵阳,因车站不售站台票,家人带了很多行李,看到附近有身穿“南山义工”红马甲的义工在聊天,就请他们帮忙提下东西,但他们未搭理。
门槛降低不意味着服务下降
据介绍,部分基层组织为了扩大义工规模,对义工队伍监管不严,不少义工是为了混时间、混积分,本身有违义工条例规定。有些社区义工组织对参加活动的义工放任不管,随便签名,来去自由,伤害义工精神。
目前,深圳对义工管理趋向于规范化、科学化,如通过推行办理电子义工证,整合社会资源,为义工争取了更多保障、权益。市义工联相关负责人表示,降低门槛是为了吸纳更多人进来,但不意味着服务下降,义工招募之后会进行相应常态化培训。在电子义工证平台上,也区分专业性、非专业性。部分义工活动确实存在滥用义工资源之嫌,《深圳市义工服务条例》对义工的定义、服务范围、注册条件、权利与义务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基层组织应引导义工各尽所能,义工服务不适合引入过多行政手段干预,但义工可以用脚投票、抵制滥用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