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局长杨靖波答复网友提问时表示
不得强迫使用“校讯通”“家校通”
南方日报讯 (记者/吴少敏)一个月收到几则短信,一年就要缴费180元!日前,东莞市教育局局长杨靖波“触网”,接受网友关于“校讯通”、“家校通”问题的提问。
杨靖波表示,市教育局不允许学校代收费用,通信平台要个性化服务自愿购买,学校不能强迫或者变相强迫,甚至连推荐也不可以,更不能利用新生入学通知等形式强迫家长接受收费服务。
收费标准不统一
有网友投诉说,东莞某校的“校讯通”的收费高达每年180元,甚至还有更贵的。一个学期,家长收到的短信基本是放假时间安排、台风温馨提醒,平均下来一条短信费用接近10元。
更让这位网友感到不解的是,在第一次用家校通时,老师发短信提醒放学注意事项,他出于礼貌立刻回复“谢谢”两字,结果老师就回复以后不要回复短信。“如果校讯通、家校通什么的,确实能加强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和交流,老师每天能够积极回复家长的提问,我觉得给钱值得”。
他还质疑说,现在QQ群、微信群什么的都很方便,就算学校领导和老师老土不会玩这个,要发短信未必一定要所有家长都交钱?有发短信免费的APP“校信通”、飞信等,为何不用呢?
他还建议,“校讯通”、“家校通”最好能让每位家长都用得起,每个月的月租2至5元比较合理。
学校不能强迫使用
杨靖波对此回应说,2006年,省公安厅和教育厅联合发了文件,建设教育安全管理平台的通知,这也是根据国务院在管理学校和家庭之间空区之间管理的考虑,为了学校的安全问题。在建立这个平台的意见里面就说有借助通讯商网络平台来做,实际上就是借助通信商平台来做,但是运营商有个市场利益在里面。网友说的每月月租2到5元,他表示很认同,因为要让每位家长都用得起。
接下来,市教育局将协调相关部门一起协商,对平台服务费分摊机制的探索。同时,规范平台的使用,研究制定家校沟通应急信息发送的规范,并加强家校沟通平台的建立,包括QQ、微信等,还有家长会,家访的渠道。
他表示,市教育局将加强对违规行为的查处,不允许学校代收费用,也要个性化服务自愿购买,学校不能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就连推荐也不可以,更不可以利用新生入学通知等形式强迫家长接受收费服务。
□焦点回应
1
学生压力大、负担重?
市教育局副调研员何炳基说,关于学业重的问题一直有提,市教育局一直采取积极措施解决学生过重课业问题,要求各中小学严格按照要求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不得占用学生课间休息和放学后时间,小学在校不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高中不超过8小时,目前全市大多数学校能执行。同时,要求控制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作业。其它年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不超过1个半小时。许多学生课业重是家长额外的压力,课外学了东西。
2
校服款式不满意,质量参差不齐?
市教育局计划财务科科长祁沛林说,关于校服的问题,款式的现状是一直以来为了学校管理方便,彰显学校特色。一直把学校校服款式设计由学校自己定,没有全市统一的校服。各个学校对校服款式设计应该广泛征求老师家长学生的意见,选取符合学校特色学生也满意的。
其中,市直属的学校去年全市统一采购,款式设计要企业提供来评选,征求学生意见。今年7月市教育局对全市校服进行了管理工作,对校服索证验收抽检合格发放的制度,各镇街也在落实,有质量问题校服,要求企业召回。
3
企业人才子女积分入学不公平?
市教育局副调研员何炳基说,企业人才子女入学有明确规定,企业人才身份材料受理工作监督等都属于不同部门,不存在暗箱操作,需要多个部门,科技工商监测农业税务招商引资办,提供这些企业名单给市教育局,教育局才确定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