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开通“翼校通”,必须使用中国电信的手机号,而办理新号码,只能使用中国电信的手机。近日,有学生家长反映,虽然校方声称不强制,但家长感觉颇有“被自愿”的意味,并质疑中国电信能“独享”学校业务是因与校方“有利益关系”。
学校通过学生搞通信垄断?
有学生家长告诉记者,9月中旬,上中学的儿子回家后说,学校要求家长开通“翼校通”,以加强沟通、接收通知等。但实现这一功能的前提是,家长必须使用中国电信这一家运营商的手机卡。
一位学生家长称,他咨询了解到,要想支持该平台,该运营商的手机卡无法单独办理,只能在中国电信手机上使用。也就是说,要使用“翼校通”,只能再购买一部电信手机。
记者查询发现,“翼校通”是中国电信面向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提供的信息化应用平台,有短信报安、家校短信等功能。
“翼校通”体验过程有点怪
据学生家长介绍,在要求购买中国电信手机卡之前约一周,校方曾统计家长的联系方式,让大家体验了解“翼校通”功能。当时,大部分家长上报的都是正在使用的其他运营商的号码,“可以登录平台但无法接受短信”。但“试用”结束后,中国电信以外的手机号码就无法登录。“说是非电信号码加入亲情号后可以正常使用,但试过之后发现根本收不到短信。”
出于种种担忧,不少家长不顾麻烦、无奈,新办理了电信号码,但心中的种种质疑并没有消失。家长们七嘴八舌地表示,“现在已经两个手机了,再买一部,太不方便了。”“如果真是为学生和家长考虑,应该使用能兼容的平台。”
中国电信做法备受质疑
与此同时,更多家长质疑,选用如此不方便的一种平台,有可能是运营商和校方之间“有利益关系”。也有家长质疑,“运营商推出这个肯定是为了赚钱,而学校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为什么这么大一笔业务可以以近乎垄断的方式来享受,里面肯定有原因。”
对此质疑,10月10日,中国电信客户服务热线工作人员称会向相关部门反映。截至18:00发稿时,本报并未收到回复。
原标题:“被自愿”的家长质疑中国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