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5
今秋开学之初,高安市民苏先生带着6岁的儿子来到离家较近的一所“名校”——宜春学院高安校区附小报名入学,但因班级严重超员而遭拒,不得不另选一所小学入读。苏先生认为,该校挤占义务教育资源大办学前班挣钱,致使一些适龄儿童无法就近入学,希望本栏目能予以关注,并为他们讨个说法。
家长:适龄儿童就近入不了学,上学前班却畅通无阻
苏先生向记者介绍,按招生片区划分规定,他家的户口属宜春学院高安校区附小所在的片区,可是他未能如愿为儿子报名入读该校。之后他了解到,该校开设了4个学前班,每班60人。而一年级新生班级只有2个班,每班多达80余人。这种做法严重侵占义务教育资源和场地,应取缔该校的学前班,腾出教室多开办一年级新生班级,让那些属于该校划片区域内的孩童能在此接受义务教育。
9月11日,记者来到位于高安市老城区的宜春学院高安校区附小调查核实。正值上课时间,记者走进了该校教学楼,看到一楼分别设有4个学前班和2个一年级新生班级,学前班每班接近60人,一年级两个班级教室的人数多于学前班,存在一定程度的超员现象。
主管:开设学前班系宜春学院专业建设需要
主管该校的负责人即宜春学院高安校区纪委书记黄继斌向记者介绍,该校系宜春学院附属小学,相对于常规小学而言,其办学性质及服务对象都不同,既要满足宜春学院专业建设需要,又要服务地方义务教育需求。目前该学院高安校区主打专业为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两个专业,学前教育学生占全校总人数的30%以上。该小学设有学前班教育已有15年的历史,学前教育已成为其一个重要品牌,是宜春学院学前教育教学、研究、实习、见习基地。学前教育老师以社会公开招聘为主,此举不违反国家教育等部门的相关规定。
黄继斌还说,该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均是宜春市编办批准的在编在岗人员,所需费用按人头数拨付,并不存在个别家长所认为的该小学为挣钱而占用义务教育资源大办学前班的现象。
学校:未拒收符合规定的适龄儿童入学
宜春学院高安校区附小校长聂振华告诉记者,目前国家教育部门对学前班招生规定只要求“适龄、就近”,未设其他硬性门槛,加上学校的学前教育有一定影响,使得周边家长扎堆似的将学前孩子送来入学。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仍然只按往年惯例开设了4个学前班,并没有无节制地进行增加。
聂振华说:“当前很多市内的学校都蜗居在弹丸之地,教学规模难以扩充,在城镇人口增长迅猛的时代,教育设施的基础建设跟不上,必然会造成教育资源的紧缺。这是城区小学共有的现象。”班级超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就该校来说,首先学校多年来保持的教学质量在家长中树立了良好口碑,使得家长更愿意将孩子送来该校就读。其次,实行划片入学后,该校周边新增了2个大型楼盘,以及进城务工租房人员增加,他们的子女也将按照“三符”原则(即符合适龄、符合户口在高安市区、符合家长房产证在划片区域内)入读该校,这也使得学校的生源在近年来明显增加。
聂振华向记者介绍,按照国家教育部门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是受招生政策限定的,必须达到“三符”条件,学校才能接收新生入学。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苏先生在向本报进行投诉的同时,还同时向宜春市信访局等相关单位反映了此事。目前,宜春学院高安校区附小已经与苏先生取得了联系,耐心细致讲明了其子未能报名的原因,取得了学生家长的理解。校方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协调,取得社会各方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本报记者童梦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