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育儿

南昌:艺考培训学校猫腻不少 存在招生掮客和不规范行为

2013-09-04 22:12:36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频换学校、课程“缩水”、借名虚假招生……

    南昌:艺考培训学校猫腻不少 存在招生掮客和不规范行为

    晓萍(化名)是万年县一民办学校高二的学生,明年准备报考艺术类院校。近期,一名自称是“财院艺校招生老师”的余某来到学校招生。晓萍跟随余某来到南昌参加艺考培训班,没想到被频换学校。近日,记者调查发现,晓萍遇到的可能是招生掮客,而艺考培训班也有不规范行为。

    投诉:参加艺考培训被频换学校

    8月30日,万年县高二艺考女生晓萍拨打本报新闻热线,称近期她被一个姓余的招生老师带到南昌上艺考培训班。接下来发生的一切让她感觉自己上当受骗了。

    晓萍告诉记者,她是万年县一民办学校的高二学生,准备明年报考艺术类院校。于是,她决定到南昌参加艺考培训。当时,一名姓余的老师来到万年县招生,她便跟随余某来到南昌参加艺考培训。

    “余某当初承诺就读的艺校是‘财院艺校’,但到了南昌之后,我被安排进了江西教育学院文艺教育中心学习。”晓萍说,之后,余某又通知她去南昌艺超艺校学习。“没想到,刚到南昌艺超艺校,学校便放假了。自己艺术专业课程没学好,又耽误了文化课程的学习。她还称,自己当初交了一万五千多元学费给余某。当时讲好是培训半年,之后变成了4个月,“缩水”两个月。

    调查:江西教育学院文艺教育中心称与其无关

    记者与晓萍来到江西教育学院文艺教育中心。在三楼一间办公室内,记者见到了该教育中心的负责人李先生。记者以晓萍家属身份与李先生聊了起来。听了晓萍的介绍后,李先生称起初他们是和余某进行培训合作,但是后来发现余某存在其他问题,便没有与其合作。关于“财院艺校”,他根本就没听说过。之后,李先生又否认与余某存在合作之说。

    李先生解释:第一,他们没有收晓萍的钱,钱是余某收的;第二,晓萍被转到其他艺校培训和他们无关;第三,他们和余某没有任何关系,他的行为属个人行为。余某还打着他们的牌子到外面招生,损害了他们的声誉,他建议晓萍到公安机关报案。

    而晓萍却认为,余某既然和江西教育学院文艺教育中心无关,为何自己和其他培训的同学在中心上了这么久的课?

    说法:不存在“卖”学生之说愿减少学费

    记者随后又来到南昌艺超艺校。学校的王校长告诉记者,晓萍确实是转到学校来读了,他和余某不认识,是另外的人介绍过来培训的。晓萍交了学费到学校,学校也开了相关凭据给她。对于晓萍称自己刚到南昌艺超艺校上课,学校就放假一事,王校长解释,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9月份不开班,是学校的正常教学计划。

    8月30日,记者拨通了余某的手机,余某却向记者大倒苦水,否认自己“转卖”过学生。他说,自己与江西教育学院文艺教育中心是合作关系,他们之间有合同,但记者并未见到此份合同。

    余某说,晓萍当初到南昌艺超艺校考察过,同意转到南昌艺超艺校去读。如果晓萍不愿意在南昌艺超艺校继续上学,晓萍可自己先与学校交涉,学校会再和他沟通。余某称,他愿意补偿晓萍的部分损失,但如果要退学他无法处理。

    观点:艺考培训应予以规范

    省城南昌一名从事艺考培训的业内人士黄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南昌艺考培训有些不规范行为,有的艺考培训机构没有资质,也就是所谓的“黑艺考”培训机构。

    此外,“黑艺考”培训机构存在作坊式教学。租个房子,放几张课桌,请几个所谓的教师便对学生进行培训。南昌一高校袁老师呼吁,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黑艺考”培训机构的打击力度,以保障艺考学生的合法权益。其他参加艺考培训的学生如果也遭遇了不公平待遇,请和本报记者联系,电话13767969000。

    文/记者邹晓华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活动走 ...

  • 深秋的甘肃敦煌胡杨林

  • 提升质量安全促进蜜柚出口

  • 故乡的标点

  • 时光之味

最新新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