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育儿

生完孩子才半年代课老师遭解聘 康乐二小被指违规

2013-09-03 14:01:16台海网

    徐老师出示聘用协议书。

    台海网(微博)9月3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我是一名代课老师,尽职尽责教了4年书。没想到,生完孩子还没过哺乳期,学校就要和我解除劳动关系。”厦门康乐第二小学(以下简称康乐二小)的徐老师昨日向本报倾诉了自己的遭遇。

    徐老师向本报反映,今年7月5日,学校无故向她开出一份解除劳动关系证明。除了擅自解除劳动关系,该校缴交生育保险时断时续,导致她的生产费用无法报销。徐老师表示,她已经收集整理好材料,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校方支付赔偿金18000元,支付生育住院费用5509.4元以及补缴社会保险等。

    质疑1:未过哺乳期 代课老师被开掉?

    徐老师是湖北人,前几年来厦工作。2009年,她到公办小学康乐二小应聘,成为一名代课老师。

    “学校签协议是一年一签,每月工资3000元左右。”徐老师说,她虽然是代课老师,但教学水平并不比别人差,也没出什么差错,培训学生参加朗诵比赛拿了全市一等奖,学校还给她评了先进。2012年初,她怀孕了。当年7月21日,她剖腹产下女儿,之后便向学校申请休产假,当年12月中旬回校上班。没想到产后上班才半年,学校就要和她解除劳动关系。

    记者看到,这份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上写着,徐老师和学校解除劳动关系,是因为合同期到今年7月5日期满。但是,离职员工签名处没有徐老师的签名。徐老师认为,她还没过1年哺乳期,也不想辞职,但学校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这让她无法接受。

    回应:编内老师到位 徐老师合同到期

    昨日下午,记者前往康乐二小采访。该校负责人事工作的王副校长表示,她刚从其他学校调来,对徐老师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不过,据她所知,徐老师属于临时顶编的教师,今年招聘的编内教师已经到岗,加上徐老师的合同已经到期,只好解聘她。

    质疑2:生育险未交 代课老师生产自理

    徐老师说,根据聘用协议,学校应该为她缴纳社会保险费。但是,在生育保险方面,学校的缴纳却是时断时续,导致她在生产后,医疗费用无法报销。

    记者在《康乐第二小学临时顶编教师聘用协议书》上看到,其中约定,甲方(校方)为乙方办理有关社会保险手续,缴纳社会保险费。不过,徐老师从社保中心打印自己的社保缴费情况后发现,从2009年9月开始,学校并没有缴交生育保险,到2010年1月才开始交。奇怪的是,到2010年9月,学校又暂停缴交生育保险,一直到2012年9月才又开始交。

    “因为学校没有连续缴交1年生育保险,导致我的生产费用不能报销。”徐老师说,她是剖腹产,都是自费。她认为,学校应该支付这笔费用。此外,该协议书上所说的聘用时间是指:2012年8月30日起至学年结束。徐老师认为,这个表述模糊,易引起误解,学年结束应该是指第二年8月底,但是校方只发到7月份的工资。

    回应:生育险暂不清楚 将再行商讨

    康乐二小的王副校长表示,她对于编外教师的生育保险方面并不是十分清楚,她会和校长、书记等学校领导商讨此事。不过,对于聘用时间的问题,学年结束是指7月份学校开闭学式的时间,因为每年具体闭学时间不一样,所以表述为学年结束。

    【 部门说法】

    该校确属违规

    老师可申请仲裁

    昨日下午,记者向湖里劳动监察大队咨询。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其中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期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其中第八条规定,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因此,该校的做法存在明显的违规,建议该女老师申请劳动仲裁。

    【记者观察】

    没编制工资低

    代课老师“没人疼”

    徐老师的遭遇,其实是代课老师队伍的一个缩影。代课老师这个群体,可以用“漂浮不定”来形容。

    徐老师和学校聘用协议书写得很清楚,她的身份就是“临时顶编教师”,而且协议书还特意注明“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这个“注明”的潜台词就是,你只是顶编的,真正的编内老师来了,你就要离开,至于代课老师要去哪里,学校管不着或者也不想管。

    因此,不少学校都是小心翼翼地和代课老师一年一签。而且代课老师拿到的工资大概只有编内老师的一半。

    厦门有多少代课老师?目前并没有确切的数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代课老师这个群体依然存在,而且人数不少。记者昨日咨询岛内一所小学,该校新招十几名老师,当中有一半是代课老师。

    代课老师该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值得大家共同关心和思考。(本报记者 汪长福)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活动走 ...

  • 深秋的甘肃敦煌胡杨林

  • 提升质量安全促进蜜柚出口

  • 故乡的标点

  • 时光之味

最新新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