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育儿

青岛择校费名亡实存 禁收规定成了"一纸空文"

2013-08-31 15:56:44半岛网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于是,面对稀缺的教育资源,家长们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能够挤进“名校”。在青岛,择校多集中于市南区的小学、初中。教育专家指出,家长择校实属无奈之举,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逐步改善这一问题。

    无奈的择校

    孩子寄托着每个家庭的希望,从女儿出生的那一刻起,岛城市民张先生真正感觉到了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看着女儿一天天地长大,张先生感到很欣慰,在女儿2岁的时候,张先生就开始提前为女儿寻找合适的幼儿园,他找了很多朋友,托了不少关系,终于在女儿3岁的时候把她送进了市南区一所较为知名的公立幼儿园,2年多过去了,女儿即将毕业,但女儿上学的事又让张先生犯了愁。

    江苏路小学、太平路小学、大学路小学等以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市南区学校中排名靠前。“我一定要给女儿择校,无论花多大的代价。”张先生十分肯定地说。

    上个月,张先生瞄准了一处学区房,十多个平方,办完了共花费60万元,“我买的这个房子也是打听了好久之后才买的。由于年代久远,没有独立的厨房和厕所,居住的话有些困难。要是女儿上学的话可能还要再另外租房子。”

    张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市南区的教育资源比较稀奇,所以有条件的家长都想让孩子去市南区上小学,无论花费多大代价。即使青岛出台了择校政策,择校变得越来越困难,但是家长们仍旧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上个名校。江苏路小学附近的学区房就是这样被家长们炒起来的。为了择校,70%的家长会选择学区房,这样比较保险。”

    张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学区房花费60万,每月租房预算2000元,在房租不变的情况下,6年下来租房就需要花费14.4万元。再加上其他的一些费用,也要花费近100万元。

    “家长之所以投入巨资择校,最终是希望孩子能够上一所好的初中。江苏路小学、太平路小学、大学路小学,这三所学校,上育才、26中的可能性很大。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和其他家长一样,希望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张先生苦笑道。

    民办学校热起来

    3月9日,是青岛新世纪学校夏季招生的预约登记日,市民薛女士告诉记者,为了给孩子报名上学,她动用了办公室8部电话,同事也一起帮忙打,但学校的两部电话号码一直处于占线状态,直到报名时间结束,也没打进去,孩子上学的事就这么“泡汤”了。“学校只接受电话预约登记,我刚开始打一直占线,后来我们5个人用8部电话,连续打了4小时,也没打进去!”

    记者了解到,青岛新世纪学校成立于2000年,最初是以青岛嘉峪关学校分校的身份出现,是一所改制小学。

    缘何民办学校开始热起来?青岛教育界有关人认为,“青岛新世纪学校,前身是名校的分校,本就面临招生热,现在能直升青大附中,依旧很热。”

    家住崂山区的市民王女士认为,在疯狂的择校热中,很多名校里的孩子攀比现象严重,不少家长选择民办小学,是希望孩子能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当中接受比较好的教育。更重要的一点是,有些民办小学可以直接升到一所不错的初中。

    王女士的女儿在青岛榉园小学上学,据王女士介绍,“青岛榉园小学原本是江苏路小学的分校,师资力量不错,也是青岛较早的一所民办小学。这个学校的教学模式不像其他学校一样死板,老师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在一个较为轻松的环境当中学习,我认为,这对于培养孩子的整体素质来说很不错。但有一点让家长头疼的是,学校换老师的频率比较高,可能是教师工资太低,留不住好老师。民办学校如果能改善这一点就更好了。”

    规定成了“一纸空文”

    “择校费”的出现需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一直处于“地下”状态的择校费,被列为乱收费,始终未能得到教育部门的承认,后来高中择校费逐渐放开。而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费一直都被明令禁止,但始终收效甚微。

    在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相继出台治理择校乱收费的文件后,2012年8月9日,青岛市教育局联合有关部门结合青岛实际,出台了青岛版的八条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治理措施。

    该措施规定,各区(市)要根据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学校规划布局现状和变化状况,科学合理划分并及时调整公办学校招生范围,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学校招生服务范围和调整情况要定期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

    青岛治理择校乱收费八条措施当中第六条明确规定,“严格规范财务管理,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向跨区域入学的学生收取择校费、赞助费等费用。”该项政策出台一年之后,青岛的择校费又有哪些变化?为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今年,市南区较为热门的小学择校费从以往的1万多元涨到了3万元,择校费用也并非直接交给学校,而是以慈善赞助的形式收取,交到了民政部门。”

    择校费依旧存在,只是换了名目,即使这样,给孩子选择择校的家长们还是挤破了头。

    加大投入才是硬道理

    从200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后,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费就是违规收费,但国家各级部门三令五申,择校费问题却长期顽固存在,病根就在于学校间办学质量差异,导致家长们不得不择校,教育不均衡直接造成了择校热。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很多地方都在维系着对优质学校的高投入和对薄弱学校的低投入,治理择校费就必须对不保障教育投入、不转变教育资源配置模式的行为严厉问责。”熊丙奇建议,治理择校费必须改革学校管理制度,目前家长及学生往往缺乏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决策权,这是各种乱收费畅通无阻的基础,应当给予受教育者参与学校管理、评价的权利,建立中小学民主管理制度。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讲师,教育研究者胡乐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家长择校是人之常情。然而,好的学校名额是有限的,择校可能会导致一些竞争,可能会出现有钱有权的孩子上一个好的学校,没钱的优秀的孩子上不了好学校,教育的公平性就会缺失。

    “目前,所有的孩子不需要择校就近入学,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毕竟,青岛市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现阶段,优质教育资源全市普及化是达不到的。”胡乐乐说。

    在胡乐乐看来,政府应该想方设法为所有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而资金短缺、师资匮乏都是很大的问题,择校对于政府的考验很大。从长远来讲,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学校的硬件设施,将更多的学校改造成优质的小学,按时对老师进行培训进修,并提高教师待遇,十年左右的时间,择校问题基本上就会解决。

    “从眼前来看,若是择校被允许,就应该公开透明,并设立一定的择校标准,保证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另外一个办法就是,通过师资的流动来提高教学质量,使得优秀的教育资源被公平享受。”

    有媒体报道称,根据计划,青岛将以推进城乡间、区(市)间均衡为重点,以标准化、现代化学校建设为抓手,2012年全面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全面建立健全各区(市)中小学优秀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吸引优秀校长和教师到城市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任教,基本实现区(市)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到2015年,全市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全部达到规定的班额标准,60% 小学、初中起始年级班额达到40人,85%的普通中小学达到现代化学校的标准,基本实现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记者 赵璐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活动走 ...

  • 深秋的甘肃敦煌胡杨林

  • 提升质量安全促进蜜柚出口

  • 故乡的标点

  • 时光之味

最新新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