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育儿

滨州学院入学通知近半篇幅为移动广告 违规夹带电话卡

2013-08-23 10:42:22齐鲁网

入学通知近半篇幅为移动广告 违规夹带电话卡


    滨州学院“入学须知”植入大量广告(网友供图)

    滨州学院“入学须知”植入大量广告(网友供图)

    齐鲁网济南8月21日讯 近日,有网友向齐鲁网反映“滨州学院2013新生入学须知成中国移动公司宣传册”,入学通知书中夹带了中国移动的电话卡,并在论坛上公布了6张“滨州学院2013年新生入学须知”的图片。

    此前,曾有明文规定新生入学通知中禁止夹带电话卡。那么,入学须知中植入商业广告是否符合相关规定?齐鲁网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中国移动广告占了入学须知大量篇幅

    记者从网友所提供的六张“滨州学院入学须知”的照片中看到,新生入学须知共有14页,除了在“校园卡须知”中植入大量中国移动手机卡广告外,入学须知中甚至连续两个版面四页都刊登了中国移动通信的系列广告,“2013大学版动感地带”、“3G智能手机大聚惠”赫然入目。

    网友评价称,一份本该严谨严肃的新生“入学须知”,俨然被学校当成了广告栏。

    据发帖网友介绍说,“自己朋友的孩子今年高考考上了滨州学院,家长一起给孩子庆祝时发现孩子手里拿着的入学须知完全成了中国移动的广告单。总共14页纸,有6张都是在移动公司做广告。作为家长,我们觉得学校这样做太不合适了!”

    入学通知中夹带中国移动电话卡

    齐鲁网记者注意到,在第3页 “滨州学院校园卡使用须知”中专门提到,“现滨州学院为即将入校的学子们免费配备了面值50元的动感地带手机卡一张。”

    “滨州学院校园卡使用须知”中特别强调,“动感地带卡在使用之前需要注册激活,注册方式为您将此卡放入手机后,编辑短信发送‘zc+姓名’至‘10086254302’或直接拨打免费人工服务电话4001180543即可。免费注册后滨州移动将送您50元话费(您收到的卡中已有20元话费,在注册后将再送您30元话费)。”

    校方回应:办理校园卡业务是为学生提供方便

    随后,齐鲁网记者拨通了滨州学院学工部的办公电话。据工作人员介绍,该项校园卡业务是学校在校园内统一安装了WLAN,可以通过手机号码登陆,是学校给学生上网提供方便的,为学生提供的一个无线上网的平台。

    至于电话卡,校方回应称,学生可以选择不使用学校所提供的移动电话卡,但是由于学校校园内统一安装的WLAN属于中国移动,因此学生所办业务也仅限于中国移动。为学生提供电话卡也是为了让学生入学后能够尽快享用学校的通信资源。

    按照规定,通过移动运营商办理移动电话卡时,需提供本人身份信息,那发到每个新生人手一张的电话卡,是不是意味着移动公司已经掌握了新生们的个人信息呢?学生的个人信息是否遭到了泄漏呢?

    工作人员对此回应称,此项活动发出的手机校园卡并不包含新生的个人信息,是随机派送的,是业务公司拓展业务的一种方式,学生入学后不想使用可以舍弃。

    工信部明文禁止向大学新生邮寄电话卡

    记者了解到,通知书夹带电话卡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明文规定禁止的行为。2011年6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关于规范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校园电信业务市场经营行为的意见》,意见中明确规定,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不得与学校签订排他性协议,也不得将电话用户身份识别卡等放在学生录取通知书中夹寄。

    通知规定,电信运营企业不得借口已与学校方面达成书面或口头协议,限制或损害校园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等合法权益。未经用户同意,电信运营商不得在学校录取通知书中夹寄移动电话用户身份识别卡(SIM、UIM卡等)、业务宣传资料等。承建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时,也不能强制校园用户使用指定的电信业务或终端设备。

    家长:录取通知书不该有“增值业务”

    记者调查发现,有不少学生向记者反映收到的录取通知书都存在广告植入的现象,有部分新生则认为,学校的这种方式其实是“变相地剥夺了学生的使用选择权”。

    学生家长李先生认为,“学校新生入学须知上植入了太多商业广告,学校这样做容易让学生产生一些攀比的心理,从而误导学生。而且很多手机业务中有很多不必要的增值业务,会给很多普通家庭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活动走 ...

  • 深秋的甘肃敦煌胡杨林

  • 提升质量安全促进蜜柚出口

  • 故乡的标点

  • 时光之味

最新新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