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育儿

“精锐教育”,请说句真话!

2013-07-30 17:30:29每日商报

    谎称教育局长儿子是其学员每课时收费多少不愿正面回答16名高考超700分高三学员都很神秘

    “精锐教育”,请说句真话!

    ■《“离职员工”曝“精锐教育”无办学资质》后续报道

    商报讯 (记者 王金成 实习生 王芳 摄影 实习生 蔡心仪) 办学无资质,师资真假难辨,“精锐教育”的问题还不止这些。记者继续调查发现,为了夸大其知名度,工作人员甚至谎称教育局长儿子也是其学员;对于收费问题,也不愿意直接回答;至于其宣传的16名高考超700分的高三学员,“精锐教育”同样无法提供具体的名单。

    工作人员随口扯谎:

    教育局长儿子也是其学员

    “精锐教育”工作人员宣称,很多学生家长都是慕名而来,看重的就是在精锐的“学习效果”。

    记者以衢州地区新高三学生的身份前去咨询,在其庆春路学习中心,受到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填完一张学习习惯表格之后,工作人员先带记者参观了整个中心,并且反复强调软硬件环境优越对学习的重要性。

    接着,工作人员帮助记者分析该如何补习,还不时提到某地的某学生,在“精锐教育”补习后,取得了多好的效果。工作人员口中这些学生,遍布全省各地,千岛湖、义乌、绍兴、诸暨都有,还声称“没有效果,怎么会有那么多家长选择精锐?”

    整个咨询过程中,这名工作人员不断强调“精锐教育”补习很专业:他们有专门的研究院,老师们会去各大高校调研,研究高考的趋势,再通过调研的结果分析中高考热点,制定教学方案。很多学生都是听人推荐,到精锐报名。

    在交谈中,工作人员列举参加培训的学生时,声称上城区教育局局长儿子楼一凯(音)也在精锐补习。而她对楼一凯的评价是基础不那么稳妥,很替他担心,甚至恨不得让他24小时留在中心学习。

    教育局长的儿子都在这里学习,这对家长来说非常有说服力。但是,记者随后证实了精锐工作人员在说谎,上城区教育局长只有一个女儿,并且不姓楼(音),其他几位副局长的孩子中,也没有一个叫“楼一凯”的学生。

    很明显,为了增加其所说的培训效果、影响力的可信度,用教育局长儿子来欺骗家长。

    精锐补习一节课多少钱?

    回答这个问题至少需要40分钟

    参加补习,收费问题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但是,在“精锐教育”想要知道收费情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在“精锐教育”的各个学习中心,都没有在明显位置标示出收费标准。其次,在咨询过程中,只要一问起每节课的收费,工作人员会马上转移话题。

    记者在暗访过程中,一旦问及收费情况,接待的工作人员要么让做一个学习力测评,要么不停地催问什么时候能开始补习,要么拿出一本所谓的个性教案介绍……就是不愿意正面回答。

    工作人员会告诉记者,上多少课,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个性化的辅导方案,最后根据这个辅导方案来收费,记者反复问了多次,工作人员反复强调制定个性化方案,但仍然只是在介绍其课程培训的方式、效果。

    在记者的催促下,对方终于为记者制定了一个辅导方案,但是方案内容只有某门课上多少课时,却没有重点上哪些方面的内容——数学、政治、历史,每天上其中两门课。

    工作人员在纸上“算出”一个月下来,记者每门课要上30课时。记者提出按照这套方案,一个月每门课只能上20课时,对方立马改口称暑期班每门课30课时起报。记者表示接受后,再次询问每节课价格。她又称不同套餐价格不同,每课时的价格也不同。随后她又拿来计算器,按了200乘以90得出18000元,而不是通过总价除以总课时来计算每课时的费用。从记者第一次询问每课时价格,到最终知道是200元,至少花了40分钟时间。

    在算出价格后,工作人员又以之前那套方案只是补基础,而记者需要拔高,建议再增加30个课时。还言辞“恳切”地表示,时间已经很紧张,到“精锐”补习就要补出效果,否则就白补了。

    16名高考超700分学员是谁?

    至今无法知晓其真实性

    今年暑假,“16名高三在读学员高考超700分,提前进入北大清华。”成了“精锐教育”最有力的宣传。

    在杭州的多个学习中心,都有这样一份中高考喜报。记者在湖墅路、庆春路等多个学习中心进门处,都看到一块展板上写着几个醒目的字:2013精锐中高考喜报。展板上写的是精锐高分学子的姓名、就读学校、补习科目、分数等信息,记者细数了一下,总共有12位学生信息,但只有两位是高考生,其他10位皆为中考生。

    记者表示对16个精锐学员高考超700 分表示怀疑,工作人员表示不可能造假,称如果造假大可写100个,而且保证这是真实的。但当记者提出要知道具体是哪16人,工作人员却表示不经过学生同意,不能提供。“这样说出去影响肖像权,姓名权。”

    对于16人的情况真假,上周,记者采访了精锐教育浙江公司总经理助理方立军,其表示可以出示具体的名单,等其回到杭州再联系记者。但是直到昨天发稿,方立军仍未联系记者。本报将对“精锐教育”继续调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活动走 ...

  • 深秋的甘肃敦煌胡杨林

  • 提升质量安全促进蜜柚出口

  • 故乡的标点

  • 时光之味

最新新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