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质疑教育部门学区划分标准
离家10分钟的学校不能入读 反而安排至离家20分钟的学校
□时报记者 王贞颖 任箴 陈丽丽 唐玮洁 制图 文
时报讯 “孩子为什么不能入读家门口的学校?”这两天,滨江区闻涛社区白金海岸的家长给记者发来邮件说,孩子在闻涛小学读六年级,马上就要升初中。可是,按照去年的政策,对应的中学是长河中学,在离家3.2公里以外。“孩子上学路上需要路过5个红绿灯,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可是,距离闻涛小学1.5公里左右有两所中学,分别是高新实验学校和滨兴学校。家长不解,为什么不能在附近的学校上学?学区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其实,在这个升学季,有不少家长对于学区划分有疑问。杭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学区划定除了就近原则,还要考虑楼盘是否属于学区小学配套、有没有历史遗留问题等。
缘由
家长觉得学区划分舍近求远
白金海岸小区位于钱江四桥的东南面,靠近钱塘江,是滨江区闻涛社区的中高档商品房,目前小区入住率达到90%。
记者实地体验发现,以普通自行车的速度(时速18千米/小时)从白金海岸出发,分别到达长河中学、高新实验学校和滨兴学校。结果发现,从小区到长河中学用时最多,途经的路途路况最复杂——需要经过长河路滨盛路口、长河路江南大道路口、长河路滨兴路口、长河路滨安路口、长河路滨康路口,至少有五个红绿灯,其中,江南大道和滨康路是主干道,大约耗时20分钟。而到达滨兴学校、高新实验学校,只需经过江南大道一条主干道,沿途只有两三个红绿灯,用时大约10分钟。
“为什么对口学校不能是就近的两所?”在邮件中家长称,自己并不是为了择校,他最关心的问题是怎么保障孩子每天上下学的安全。
滨江区教育局局长陈玉棠说,今年入学政策暂时不作调整。也就是说,闻涛小学学生毕业后,到自己户籍所在地对口的中学读书。闻涛社区对口中学是长河中学。 在陈玉棠看来,家长所纠结的问题跟整个城市规划有关。“虽然高新实验学校、滨兴学校离闻涛社区更近,但是两所学校都是小区配套学校,班额上已经饱和。”划到长河中学实乃曲线救国。但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目前在闻涛社区附近已经有一所工程名为“闻涛中学”的学校在建,“预计两年后可投入使用”。
讨论
差不多水平线的楼盘为何学区不同
学区划分一直是家长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而且在楼市低迷期间,好的学区房价格也一直没有跌过。可以说,不少家长不惜花重金买学区房。可是,最后也会出现“乌龙”。
杭州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最近接到不少家长打来电话,咨询学区问题。“就有家长遇到类似问题,问到为什么不是就近入学的。”该负责人说,五一前,他接到某家长的“投诉”:几乎在统一水平线上的两个楼盘,为什么被分到两个不同的学区?
一接到家长的投诉,该负责人就来到了相应楼盘实地考察,还通过步行进行测量。按照行走路线,大致测量了投诉家长所说小区跟学校之间的距离。“其中,A学校离家有900米,而B学校离家有1000米。”该负责人刚测量好,这个家长又有疑虑了:虽然A学校比B学校离家近100米,但是去A学校要走过2个路口、去B学校只要经过1个路口。“从孩子上学的安全考虑,是不是应该把B学校划为本楼盘的学区内学校呢?”
“家长的考虑没错,每个家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但是,教育部门在划定学区时会全面考虑。”听了家长的这些话,该负责人又举例说:某小区最东面有一个配套小学,离该小区最西面的一住户有1.5公里,而离马路对面的小学(另一小区的配套小学)只有1公里。“学区划分,距离不是唯一标准,还要看该小学是否所属配套。”
像这样的情况,主要存在于近几年新建成的楼盘中。比如说,西湖区的“中豪晴园”和“今日嘉园”两个小区。从地理位置看,小区周边的楼盘都被划入了行知小学,可是,唯独它们被单列。直至去年,行知小区搬新校区后班额扩大了,它们才属于行知小学的学区。
上城区“双学区”制能不能推广
在家长QQ群里,有一位上城区的家长谈到学区时表示,毫无负担。原因是,他所在的小区属于双学区。可以选择天地实验小学或胜利小学,而这两所公办学校都是在上城区数一数二的好学校。
据了解,目前上城区是先推出公办小学双学区招生和公办初中联片招生。即近江东园与西园的住户可以选天地实验小学或胜利小学、涌金门社区的住户可以选择娃哈哈小学或杭师附小吴山校区、彩霞岭社区的住户可以选择抚宁巷小学或金都天长小学、紫阳小学。同时,杭六中、杭十中和惠兴中学实行联片招生机制,即8所公办小学在小升初分配时可以自主选择就近的初中就读。
“家长很喜欢这样的模式。”上城区义务教育科长曹婕说,家长、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特色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但不适宜在同一区域内学校不多的区域。“主要考虑到就近原则,3所初中所对应的8所小学都是位于杭州老市区内,比较集中;双学区的两所学校也离得比较近,如果学校距离远了,学生上下学就不方便,甚至会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建议
买学区房前多打听
有教育界业内人士提到,目前的学区划分由各城区教育局按实际情况来划分,整个杭州老城区没法“一刀切”。比如,被家长一致公认杭城教育质量最好的西湖区,优质教育相对集中,但统一范围内的学校教学质量还是存在不均衡。比如,文三街上的几个小区,从地理位置上说,几乎处于同一水平线。可是,他们的学区小学就不相同,有的是文三街小学,有的是保俶塔实验学校,有的则是九莲小学。如果让家长们选,肯定首选文三街小学。
杭州市教育局初教处负责任人说,学区划分是件很复杂的事,不能只看学校离家有多远。在就近原则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其他原因,比如小区配套、配套学校的容量,还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如果将来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或将考虑采用听证等方式,来听取家长们的意见和建议后,调整学区划分。因此,现在家长在买学区房时,一定要多方打听、全盘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