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类食品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新闻发布稿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产品质量监督司
食品质量安全直接涉及消费者身体健康,国家质检总局对肉类食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包括熏煮香肠、熏煮火腿、酱卤类肉制品、腌腊制品、中式香肠等5类肉制品,共抽查了广东、山东、天津、四川、河南和湖南等6个省(市)39家企业生产的40种产品,合格28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0.0%。
抽查结果表明:
一、直接食用的肉制品,卫生指标令人满意
本次抽查的熏煮香肠、熏煮火腿、酱卤类肉类制品共14种,为直接食用的产品,标准对这些产品的微生物指标都有严格规定,检验结果表明,本次抽查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微生物指标都合格,是历次抽查结果最好的。主要原因一是各生产企业加强了加热灭菌工艺的控制;二是此次抽查的产品均为小包装食品,防止了二次污染。因此,产品的卫生质量较好,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食用。
二、部分企业违反国家标准规定,使用合成色素及防腐剂
国家标准规定,肉制品加工不得使用合成色素。此次抽查在中式香肠和腌腊制品中有5种产品使用了合成色素,其中,胭脂红4种,日落黄1种。主要原因是部分企业由于加工时肥瘦肉比例失调,肥肉多,瘦肉少,影响产品的感官质量。为了使产品的外观更好看,使用合成色素以掩盖产品色泽的不足。
国家标准规定,肉类制品可以添加最大限量为1.5g/kg的山梨酸或山梨酸钾作为防腐剂,但不得使用苯甲酸或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此次抽查发现个别企业的产品添加了苯甲酸作为防腐剂,长期食用这种食品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
三、中式香肠蛋白质偏低,脂肪含量偏高
此次抽查了中式香肠21种产品,合格13种,抽样合格率为61.9%,比平均抽样合格率低8.1个百分点。主要问题是加工时肥瘦肉比例失调,一般的中式香肠肥瘦肉比例应为3:7,较好的中式香肠肥瘦肉采用2:8的比例。标准规定,中式香肠优级品、一级品和二级品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不少于22%、18%、16%,脂肪含量不大于35%、40%和45%。而此次抽查的中式香肠中,最差的样品蛋白质含量只有8.86%,脂肪含量最高的达64.7%。这些产品的肥瘦肉比例和标准规定相比,肥瘦肉比例严重失调。
对于此次抽查不合格的产品,国家质检总局责成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责令其严格整改,认真复查。同时帮助企业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改善生产条件,严格控制食品质量安全,从生产源头上为广大消费者把好产品质量安全关。
肉类食品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部分质量较好的产品及企业名单
序号 |
企业名称 |
商标 |
规格 |
产品名称 |
生产日期 |
1 |
广州金麒麟食品有限公司 |
金麒麟 |
500g/袋 |
腊肠 |
2002-12-20 |
2 |
广州食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皇上皇肉食制品厂 |
皇上皇 |
500g/袋 |
腊肠 |
2003-01-12 |
3 |
山东得利斯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得利斯 |
250g/袋 |
香辣肠 |
2003-01-15 |
4 |
成都伍田食品有限公司 |
伍田 |
420g/个 |
伍田香肚 |
2003-01-14 |
5 |
四川正大食品有限公司 |
应得福 |
500g/袋 |
脆皮肠 |
2002-12-20 |
注: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