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实习记者 王雅雯
今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把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作为向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提供安全防范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等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从《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到《“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10多年来,安全应急产业在加强我国应急体系建设、壮大安全应急产业、推动安全应急装备转型升级,推进安全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打造产业集群,促进安全应急装备高质量发展,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创建的成果正在发挥重要作用。日前,记者就示范基地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安全应急装备集群化发展、技术创新如何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等相关内容,采访了中国安全产业协会副秘书长高宏及研究团队。
从示范基地到产业集群
2022年印发的《“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各具特色的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区,加强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形成区域性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在高宏看来,许多示范基地已经在规模发展、结构优化、集聚效应、产业链配套等方面具有了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正在成为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高宏团队调研发现,发展较好的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都与本地传统优势产业密不可分。如江苏徐州高新区以丰厚的高教科研资源和工程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来拓展产业链条,目前已集聚超800家企业,产业规模超600亿元,成为全国安全应急产业门类最齐全的区域之一,安全应急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贡献率达70%。
“依靠本地或区域的产业研发和制造能力,结合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和优质企业,在地方形成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安全应急装备、技术与服务产业集群。”高宏道出了目前安全应急产业集群发展之路。
从“两带一轴”到“三核引领中西并进”
据高宏介绍,近年来,我国通过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和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两带一轴”安全应急产业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即从长白山至珠江口的产业“东部发展带”、从天山脚下到云贵高原的产业“西部崛起带”,还有以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中部四省为主的“中部产业连接轴”。
高宏说,当前,我国安全应急产业正由传统的“两带一轴”空间格局,向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为核心的“三核引领,中西并进”新局面发展。这些示范园区和基地的创建,有力地推动了安全应急产业的发展,为安全应急产业规范、有序和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于未来如何推动我国安全应急装备集群化发展,高宏提出3点建议:一是加大支持安全应急装备集群发展的力度,健全完善安全应急装备集群发展支持政策;二是发展具有平战结合特点的安全应急装备产业集群;三是鼓励依托地方优势产业打造安全应急装备集群,支持具有产业和产业链优势的地方发展安全应急装备产业集群建设。
技术创新注入产业发展新动能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在成为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的新引擎。高宏表示,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为安全应急装备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为防止事故发生的“主动安全”技术装备发展提供了高效手段,为先进安全应急装备发展带来新机遇。
《“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明确要求系统推进智慧应急建设。在数字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智慧应急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对数字时代做好应急管理、提升安全保障水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抓住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以智慧应急为抓手,加快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安全应急装备发展中的创新和更迭,使安全风险治理更加科学,应急准备更加充分,监测预警更加精准,处置救援更加有效,实现安全应急装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高宏说。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