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产经>>

风味粽子新风尚

2023-06-27 12:39:34 中国质量报

□ 新华社记者

悠久的端午食粽风俗,随着时代变迁,正不断传承创新。

按照惯常,端午节前10天是销售高峰期。不少“老字号”粽子生产车间里,操作工人一个多月前就开始紧锣密鼓准备起来。在加工生产线上,除了传统粽子生产线,还有新式粽子生产线,他们从口味、形式上对粽子进行创新,也在创新中坚守传统技艺。

——口味创新,受到不少食客青睐。中华老字号广州酒家今年推出榴莲冰粽、荔枝玫瑰粽、麻辣小龙虾粽、泡椒牛肉粽;嘉兴市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推出了南瓜雪糯粽、茉莉茶香紫薯粽等新品。

因何而变?在嘉兴粽子文化博物馆馆长、嘉兴市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邵建国看来,现在“酒香也怕巷子深”,传统食品供给必须匹配新兴消费需求,寻求更大创新空间。

这几年,一些传统“老字号”通过发力线上市场,“跨”出地域限制,从本土品牌转型成为全国品牌,也成为四季品牌。“我们在坚持传统的口味和工艺基础上,不断创新推出新品粽子。”广州酒家营销中心市场部粽子品项负责人说,我们着力拓展电商渠道,联合知名IP打造联名产品,推动品牌焕发新活力。

——形式变身,让消费者眼前一亮。聚焦年轻消费群体,不少企业近年来也专注传统美食的“变身”,出现了冰粽、一口粽、脆片粽等。

“我们发现当代年轻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品质消费,喜欢健康的原材料,也喜欢个性产品,我们通过粗粮和黑芝麻、核桃等组合,推出了粽子脆片类的产品,打开了新的市场。”五芳斋实业副总经理徐炜说。

——传承传统,留下记忆中的味道。端午前,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朝阳街道石烟塘村炊烟袅袅,村民们正烧制草灰,然后用草灰过滤出碱水,再用碱水浸泡糯米,最后用粽叶包裹,小火慢煮12小时后,色泽金黄、香甜软糯的“灰水粽”就完成了。石烟塘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志方说,端午前后这里的家家户户包“灰水粽”成为特定习俗。如今,“灰水粽”进入了当地商超、土特产店,成为乡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来源。

记者走访发现,类似充满地域特色的粽子近年来受到热捧。湖北秭归屈姑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正伦说,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味”的粽子产品正在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漆凌云说,民俗文化不仅有鲜明的传承性特点,还会随着时代变迁和百姓审美心理变化而变化。端午节的粽子生产推陈出新,赋予传统美食新意和新形,开启了新的消费空间,也让大众在品尝节令美食、保留民族风俗的同时,感受到技艺、模式升级带来的新鲜感。

“美食连接着大众对传统节日的记忆。”多位受访者表示,传统粽子通过食材、工艺、包装等从内到外不断改良和精简,散发出时代感和时尚感。弘扬端午传统文化,就要坚持守正创新,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使之当代化、大众化,展现新风尚。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巧手创造“锦绣”新生活——贵州特色 ...

  •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市场监管局练市分 ...

  • 甘肃省华亭市市场监管局为煤炭生产企 ...

  • 江西省检验检测认证总院计量院组织力 ...

  • 云南会泽:发展光伏产业 助力乡村振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