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频道

多份提案建议破除出租牌照垄断

2015-03-04 15:26:24经济参考报
随着滴滴专车、一号专车、易到用车等打车软件相继出现,关于专车是变相黑车的议论也越来越多,有关城市叫停专车业务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出租车行业相关问题的关注。《经济参考报》记者3日采访多位政协委员获悉,今年有多份提案建议推行出租车市场改革,通过开放市场,打破对牌照的垄断式管理。

  安徽省工商联《关于尽快废除出租车专营制度的提案》显示,出租车行业的种种矛盾,均缘于“数量管制”这一制度。一般情况下,数量管制一定会带来行业准入歧视,然后催生出利益集团和暴利现象。像出租车这样一个技术门槛低、经营水平要求不高的行业,无论如何不应该享受这样的暴利,更不应该让公众为这样的“暴利经营”埋单。因此,要通过改革打破对出租车行业的暴利垄断,创造良法以维护公平正义,保护创新,这正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需求。

  上述提案提出三项解决方案:政府明确职责定位,彻底斩断与行业之间的利益关联,从行业中完全退场,推动出租车公司改组,根据各公司运营实际新增出租车配额,完成市场化运作的基础工作;出租车市场应对社会广泛开放,深入激活民间资本,使各市场主体都能以平等的身份和均等的机会参与竞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市民出行的需要,对出租车数量、主体资质、服务要求作出规定,最终实现破除“数量管制”、建立“质量管制”体系,推动出租车市场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也提交《关于乘势而上推动出租车体制改革的提案》,呼吁打破出租车牌照的垄断式管理,实行完全市场化。据了解,这已是李书福连续第三年就该问题提出建议。

  李书福在提案中提出,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科学调节出租汽车总量,推进通过服务质量招投标等方式配置出租汽车的车辆经营权,这为全面深化出租车改革指明了方向,而要让改革真正落地,关键还是要打破出租车牌照的垄断式管理。他建议将出租车数量的配置彻底交还给市场,直接向符合准入的一线司机开放出租车经营权,允许他们绕过“坐收渔利”的出租车公司,通过向政府交纳一定的运营管理费用和公共资源占有费用,直接向市民提供出租车服务。通过充分竞争盘活市场。

  实际上,现在已有部分城市陆续启动了出租车行业改革,例如近期湖北襄阳开始尝试“取消份子钱,把司机收入与服务质量和社会评价挂钩”模式;江苏提出将公示出租车份子钱构成,并合理收费标准;辽宁省在地方两会提出“逐步实现出租汽车运营服务经营权无偿有限期使用”;湖南湘潭实施的公司化经营、规模化管理、取消份子钱模式,等等。

  对此,李书福建议,根据不同城市规模,设立相应出租车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对各项改革措施,进行分类指导、科学评估。对于辽宁和各地一些对出租车体制改革的实践和措施,要运用到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以重点领域的突破带动改革的整体推进,同时发挥试点城市效应,使各地改革有方向、有目标、有榜样,最终为全国性出租车行业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活动走 ...

  • 深秋的甘肃敦煌胡杨林

  • 提升质量安全促进蜜柚出口

  • 故乡的标点

  • 时光之味

最新新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