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频道

福州男子花20多万买和田玉 竟是高仿玻璃制品

2014-05-29 14:55:19新华网


    高仿的玻璃“和田玉”仅凭外观很难辨认

    记者从省内多家珠宝检测站获悉,检测中多次发现玻璃冒充和田玉的情况。其中福州一男子深受其害,他今年花了20多万元买“和田玉”,经检测机构检测,竟是玻璃。

    当时,检测站迎来三名青年男子,要求鉴定手中的几块玉。当鉴定人员按程序收样后进行检测时,其中两男子发现该“玉石”被放到一个仪器里时就突然溜走了。经过综合检测,报告显示其中所谓的“和田玉”其实是玻璃仿造的。面对这样的检测结果,留下的男子说:“我花了20多万元买的,怎么会是玻璃?”

    “现在玻璃仿制品很多,而且是越做越像了。”检测站郑站长介绍说,对于不懂行的人而言,高仿的玻璃“和田玉”仅凭外观很难辨认。

    如何初步鉴别玻璃“和田玉”?检验师给出了一些小技巧。玻璃制品的密度小,同体积的和田玉重量大于玻璃,将东西放在手心掂它的重量,会感觉料器的重量明显轻于和田玉或其他玉石产品。玻璃密度较低,光泽度比和田玉高,能划动玻璃的未必就是和田玉,划不动玻璃的就肯定不是和田玉。另外,玻璃料器制品没有天然石纹,却能看到气泡或融流痕迹。

    记者 欧阳进权 文/图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活动走 ...

  • 深秋的甘肃敦煌胡杨林

  • 提升质量安全促进蜜柚出口

  • 故乡的标点

  • 时光之味

最新新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