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频道

中国车企探索新能源汽车运营新模式

2014-04-22 11:17:00新华网

    新华网长春4月21日电(记者宗巍、李汶羲)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市场推广十分缓慢。为了突破现实瓶颈,中国车企开始探索网络销售、租赁、国际合作等多重模式。

    在中国一家大型网上商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网上卖车活动正在进行。用户在网上支付订金后,拨打厂家客服电话进行预约,然后就能到店进行试驾或购车活动。

    以网上在售的一辆北汽E150EV纯电动车为例,每跑1万公里,可以为用户节省5000元。从一些网民的反馈来看,他们对这一活动的兴趣很高。

    除了网上卖车,一些车企开始尝试租车业务。华晨宝马汽车15日宣布,首款纯电动车之诺IE品牌启动租赁运营模式,每天的租费为400元。除了以天为单位的短租业务,还有为期一年、两年、三年的长期租赁业务。

    “租车能让消费者省心。”长春市民张一为说。由于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不利于纯电动车的电池续航,也将一批潜在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拒之门外。如果能推行租车业务,无论是对于消费者,还是对于车企,都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中国车企在推动新能源汽车租赁方面已经摸索出整车销售、整车租赁和电池租赁等三种模式。

    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强强联合,是中国车企推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又一个探索。前不久,中国一汽公司与德国奥迪公司共同宣布,将在长春生产新能源汽车奥迪A6 E-tron车型。这款车将是奥迪在中国生产的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与此同时,上海汽车与德国大众的新合作也宣告启动。根据双方的联合声明,双方将开展燃料电池技术合作,并联合上海大众汽车加快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步伐。

    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青睐,也为中国车企拓宽销售渠道、进军公务用车市场提供了便利。以吉林省为例,早在2011年就出台政策,要求省市两级政府要逐年提高新能源轿车(含混合动力)在公务轿车中的采购比例。

    根据2009年中国出台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到2011年应形成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规模。但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数量不足2万辆。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活动走 ...

  • 深秋的甘肃敦煌胡杨林

  • 提升质量安全促进蜜柚出口

  • 故乡的标点

  • 时光之味

最新新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