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频道

铃木“放手一搏”下的利益天平

2014-04-01 12:13:54北京商报

    铃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战略最近又有了新变化,主动将长安铃木销售部门的日籍员工集体降半级,而作为交换条件,铃木汽车希望要求更改股权、重新划分双方股东权责。

    铃木汽车之所以主动认错,主要的原因在于2013年出现亏损。2013年,长安铃木撤销营销企划部,划分为市场部、销售部、网络部、服务部等。不过, 2013年长安铃木销量进一步下滑,也引发了股东双方的不满。

    应当承认,铃木汽车主动认错并集体降级是一种诚意,但人员的频繁变动与降级也极易引起员工的不满。毕竟铃木的亏损还在继续,营销变革的效果还尚未显现。

    按照铃木的计划,长安铃木股比应该由此前的长安汽车持股51%、铃木汽车持股49%变更为双方对等持有50%。虽然看似铃木汽车在让步,但最终结果却是铃木汽车有望换取更大的利益。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高达2000万辆的市场容量给予铃木汽车充分的成长空间。但是,长期以来,新车型匮乏、负面消息不断致使铃木品牌形象不稳,铃木内部动荡也就在所难免。铃木此番以退为进的策略,对营销收权,正是希望在中国市场中实现利益最大化。

    有报道称,作为交换条件,此前长安铃木采购、销售、人事均由长安汽车主导,现在则更改为铃木负责生产制造和采购,长安方面负责销售和人事,财务双方共管;暂停长安铃木合资自主品牌建设,加大对长安铃木的资金扶持和产品导入。

    对于铃木而言,收权的最大目的无非是获得更多利润。尤其在中国汽车市场日益扩大的当下,铃木需要在合作伙伴中寻求更多的话语权,才能扭转持续的亏损局面。

    从铃木汽车的举动中也可以看出,跨国车企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的竞逐,已经从简单的产品竞争跨越到话语权的争夺阶段。然而,中国汽车市场早已不能与20年前同日而语, 因此,铃木汽车对于中国市场的重新布局,股比变化只是铃木汽车耍的小聪明,彻底改变铃木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股东关系紧张、公司文化融合困难、新车匮乏导致市场份额受冲击等遗留问题,才会具有光明的前景。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活动走 ...

  • 深秋的甘肃敦煌胡杨林

  • 提升质量安全促进蜜柚出口

  • 故乡的标点

  • 时光之味

最新新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