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频道

聚美5000万元打假 化妆品线上线下博弈

2013-08-23 14:49:0221世纪网

    本报记者 施建 深圳报道

    “聚美成立了5000万元打假基金,先期帮化妆品品牌企业补贴一部分防伪码成本。”8月22日,垂直化妆品电商聚美优品副总裁刘惠璞对记者表示,聚美优品将把打假进行到底,“假货毁掉的是消费者对网购的信心”。

    从今年3月开始,60多个化妆品企业在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质量万里行等多家机构的支持下,推出了化妆品真品联盟,通过防伪码的方法解决化妆品正品问题。联盟企业售出的每件产品都贴上防伪码,消费者只要刮开所购产品上的16位防伪码,即可判断真伪。对此,聚美优品率先力挺。

    刘惠璞表示,目前已经有近10万个消费者在购买贴有防伪码的产品后,在新浪微博等社交平台展示其防伪码,“这显示防伪和打假是化妆品消费者的硬需求”。

    目前,中国洗涤化妆品行业的年销售额近1万亿元,大大小小的化妆品品牌达20万个,但排名前30的化妆品品牌至少占据了总体销售额的50%,二八效应明显,一些大品牌饱受假货之苦。

    刘惠璞表示,尽管化妆品行业的整体假货比例并不算大,可能不及服装、电器等行业,但由于化妆品某种程度上具有食品、药品的特征,假货及其消费后果很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恐慌。

    据刘惠璞透露,对于品牌企业来说,防伪码本身的成本很低,而往一瓶化妆品上黏贴防伪码的人工成本很高,这一度对品牌企业带来顾虑。聚美优品希望通过基金补贴、提高采购价等形式吸引品牌企业加入打假联盟。

    不过,聚美优品的防伪码举措却遭到一些业界人士的冷嘲热讽。京东副总裁徐雷近日就在其新浪微博上对此不点名揶揄。一些线下经销商也捕风捉影地予以指责。

    对此,刘惠璞表示,防伪码确实会影响别人的奶酪,比如线下的经销商,一方面有了防伪码,他们很难窜货;另一方面电商的防伪码举措对消费者带来的吸引力,会影响线下的销售。另外,对于假货团体来说,防伪码带来的打假效应则是直接影响其生意。“化妆品假货有独特的圈子,产供销一条龙。”广州一位化妆品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对于传统经销商来说,蛋糕被人分走,显然会不适应。”刘惠璞表示,传统渠道和造假售假不法分子对防伪码的抨击可以理解,但从长久来看,电商销售增长速度超过线下是趋势,防伪码对假货和窜货的打击作用会越来越得到传统渠道商和品牌企业的认知。

    刘惠璞表示,电商平台的售假风险相当高,成本远大于收益,但一线电商平台在多次售假风波中几乎无一幸免,“其实整个电商行业应该一起来加入打击化妆品假货的行动中”。

    目前,化妆品在中国电商行业中是位列第四、第五的商品品类,既有天猫、京东、1号店这样的平台型电商,也有聚美优品等垂直电商,尽管电商在整体化妆品销售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0%,但电商带来的冲击尤其是价格优势,已经让很多传统经销商如芒在背。

    “去年,渠道商反弹得很厉害。”一位广州化妆品行业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很多代理商直接对品牌摊牌,“你做电商,我们就不做了”。不过,随着不断的博弈,目前很多化妆品厂商采取了部分商品线上专供的形式,以此来打消传统渠道的顾虑。

    刘惠璞向记者透露,目前聚美优品的销售额超过60亿元,年增长速度超过三位数。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活动走 ...

  • 深秋的甘肃敦煌胡杨林

  • 提升质量安全促进蜜柚出口

  • 故乡的标点

  • 时光之味

最新新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