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频道

索芙特主营业务受挫难进一线超市

2013-08-23 13:30:40新快报

    半年报显示营收下跌14.59%,亏损0.18亿

    新快报讯记者朱玲实习生叶玉君江云飞报道近日,本土日化品牌美即投入外资欧莱雅怀抱的新闻火热之际,引起业内对本土日化品牌发展方向的再次思考,而曾在本土日化历史上写下一笔的索芙特或正开辟另一条路。日前,索芙特(000662)发布2013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35亿元,同比下降14.59%,净利润仍然亏损0.18亿元,但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

    净利润亏损有所好转

    据索芙特2013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收2.35亿元,同比下降14.59%,净利润亏损0.18亿元,同比有所好转。报告中提到,净利润亏损有所好转来自于毛利率的提高,主营业务美容化妆品毛利率是33.97%,较上年同期上升13.81%,同时也来自于销售费用下降,因为减少了报告期内广告及促销费用。

    “本土品牌的毛利率提高基本来自于节省费用。”据长期在本土化妆品牌行业工作的刘先生解释,本土品牌市场及价格上都无法与宝洁、欧莱雅等巨头旗下品牌抗衡,要赚多钱,只能降销售成本。索芙特销售乏力仍然存在,营收同比下降14.59%,其中美容化妆品业务营收大幅下滑达34.23%。

    主营业务乏力导致索芙特也在寻求转变,20日索芙特发公告称,将定增募资12.8亿元收购《印象·刘三姐》旅游项目。据资料显示,《印象·刘三姐》2011年净利润9700万元,2012年净利润1.2亿元,增长23.7%。

    放弃一线连锁超市渠道

    昨日,新快报记者走访广州华润万家、百佳、乐购、屈臣氏、万宁等零售连锁店,均没有看到索芙特产品的踪影。消费者刘女士称,“好像快1年多没在大超市里见过索芙特的洗面奶了,以前我还常用。”然而,新快报记者在索芙特的官网及微博上了解到,一切产品销售如常,那为什么终端市场不见产品身影?

    刘先生笑言,“不是不在终端销售,而是不在一线超市、百货里销售。”据他透露,本土日化品牌要进家乐福、沃尔玛等渠道很不容易,因为品牌影响力难以与国际日化品牌竞争,所以超市的“门槛”也很苛刻,入场费、合同费、管理费,再加上扣点可以达20%至40%。“正因如此,本土日化品牌在这个渠道销售成本很高。”

    事实上,本土日化品牌在上述知名超市里的销售都是阶段性的,“需要塑造品牌形象的时候,就进一进超市渠道。”刘先生分析,例如索芙特在2010年时各大超市都有销售,广告投入也非常大。目前,索芙特、好迪、拉芳等品牌都瞄准本土超市,比如开在社区里的民营超市,“销售成本没那么高。”

    ●链接

    本土日化品牌另类宣传抢市场

    近日,传得最火的无非是某纸媒上的一页广告,被戏称为“张太体”。据了解,该广告正是本土日化品牌韩后的宣传,这页颇具争议的广告给这个品牌赚足了眼球的同时,也遭到部分人群的指责。刘先生认为,“本土日化品牌都很节省,因为市场销售有限,全靠降低成本赚利润,很少持续大手笔宣传。韩后采取这样的方式也是为了打品牌、争市场,听说他们老板许下诺言本年度要做到6个亿的销售额。”事实上,本土品牌一定得做特色化,比如有竞争力的霸王防脱,海飞丝去屑等,有明星产品消费者才能聚焦品牌。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活动走 ...

  • 深秋的甘肃敦煌胡杨林

  • 提升质量安全促进蜜柚出口

  • 故乡的标点

  • 时光之味

最新新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