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频道

大健康“雾里看花” 佛慈制药增发“险象环生”

2013-08-19 14:29:38和讯

    信息早报 王睿

    8月9日,佛慈制药(002644,股吧)(002644)发布自2011年12月上市以来的第一次再融资预案,公司欲募资5.02亿元投入大健康产业等四个项目。涉足“大健康”,这几乎是所有药企都有的宏图壮志,然而市场对此的反应却并不热情,公布定增方案的当天,公司股价下跌了1.62%。

    跟风大健康:看上去很美?

    预案显示,公司拟以19.3元/股的价格向不超过十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601万股,募集资金5.02亿元。其中,2.5亿元用于“佛慈大健康产业项目”,8000万元用于“药源GAP种植养殖基地建设项目”,1亿元用于“营销网络及信息化建设项目”,另外7200万元用于“甘肃省现代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

    本次最引人注目的非公司“大健康产业项目”莫属。该项目总投资2.53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2.5亿元,采用自主研发的技术用于甘麦健康型饮料和阿胶系列健康食品。佛慈制药表示,该项目具体内容为:建设甘麦健康型饮料生产车间、阿胶粉、浓浆生产车间、阿胶蜜枣、软糖生产车间、原料辅料库、包装材料库成品库等。项目建设期1年。经测算,项目投资利润率约为18%。

    业内人士指出,若上述项目能顺利完成,则公司正式迈入“大健康”产业的行列。

    而在这一行列中,佛慈制药并非先行者,目前已有多家上市企业都已行动并取得成功。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云南白药(000538,股吧)。2004年云南白药推出云南白药牙膏,开始从中药衍生品向现代日化产品拓展。从2004到2008年,其牙膏销售总额已突破11亿元。到2012年底,其牙膏市场份额仅次于佳洁士和高露洁,成为功能性牙膏的第一品牌。此外,同仁堂(600085,股吧)、片仔癀(600436,股吧)等中药巨鳄也杀入其中,搏击“大健康”。

    噱头还是货真价实?

    记者了解到,推出功能型饮料的医药企业也早有先例。康美药业(600518,股吧)早在2011年就推出菊皇茶,而广州药业则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王老吉。此外,仍有不少药企都已瞄上中药饮料这块滋味甜美的“蛋糕”。

    “可以想见,未来大健康领域的厮杀将不可避免,尤其是生产同质化产品的企业。药用牙膏里最终不也只走出来一个云南白药吗?其他领域里又能走出几个云南白药呢?”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研究员向记者表示,他并不看好众多药企“扎堆”中药饮料市场,认为能突出重围者寥寥。

    另一位业内人士也持相同观点,认为该产业的失败风险被低估。该人士表示,大健康产业往往涉及巨大的资金技术投入,以及更具专业性的市场营销能力,在这些方面,以前只管做药、没有任何经验的佛慈制药又是否已经做好充足准备了呢?其中又有多少好高骛远的成分?

    一位姓刘的投资者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不少公司也都说自己涉足大健康,生产胶原蛋白,但结果被证明完全是夸大其词。佛慈这次打算生产的功能饮料又具体有啥功效?”这位刘姓投资者表示,经历上次被骗,他也希望跟他一样的投资者都能擦亮眼睛,不要再被上市公司看似美好的项目忽悠。

    涉足阿胶以卵击石?

    说起“佛慈”,不少消费者都并不陌生。公司是老字号中药企业,历史可追溯到1929年的上海佛慈大药厂,1956年迁至甘肃兰州。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医药企业,佛慈主要产品为六味地黄丸、逍遥丸、桂附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参茸固本还少丸等品种,其中六味地黄丸为公司主导产品。

    这样一家传统企业,本次欲进军“大健康”应属令人振奋的创新之举,但从股价表现上来看,市场对此却反映平平,这又是为什么呢?

    对预案中所提到的“甘麦健康型饮料”,公司并未介绍其主要功效及与公司原有业务的传承性。因此这一于公司于公众均显陌生的募投项目,不少投资者都表示出质疑和担忧。

    相比之下,本次欲募投的另一个项目则是公众眼中的“大明星”——阿胶。据了解,佛慈制药本次拟在甘肃建设“一万头驴、驴皮及副产品1104.3吨”。那么这一项目公司的胜算有多大呢?

    相比于不为人熟知的“甘麦饮料”,通往阿胶之路可为险象环生。公司始终绕不过去的,是阿胶行业的巨无霸企业——东阿阿胶(000423,股吧)。资料显示,东阿阿胶是全国最大的阿胶生产企业。其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目前已经拥有九朝贡胶、东阿阿胶、复方阿胶浆、桃花姬固元糕等覆盖高中低档次的多种产品。在产业链上游,东阿阿胶先后投资2亿元,在山东、辽宁等地建立了13个标准化养驴示范基地,建立起1个驴产业研究院、1个中国驴产业网以及4个GAP原料基地。业内人士指出,面对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佛慈制药想要后来居上几乎不可能。

    2012年年报显示,佛慈制药营业收入2.66亿元,同比下降1.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035.62万元,同比下降5.23%。同期,同仁堂净利润增长了30.13%、广州药业净利润增长37.47%、云南白药净利润增长了30.69%。上述大型中药企业尚有30%以上的增长,而佛慈制药却尽显增长乏力之疲态。

    2012年是医改全面推进的一年,覆盖医药全行业的各项规划陆续颁布,涉及药品生产、药品安全、加强药用原辅料管理等多项制度纷纷出台。本是医药企业发展春天的2012年,上述药企均实现高增长,相形之下佛慈的业绩下降倒让人感到不解。业绩乏力的佛慈制药,能否借“大健康”培养新的增长极?本报将持续给予关注。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活动走 ...

  • 深秋的甘肃敦煌胡杨林

  • 提升质量安全促进蜜柚出口

  • 故乡的标点

  • 时光之味

最新新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