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频道

龙门八旬夫妇生死遗言:你先走 我跟着来

2013-04-22 10:27:26网易

    新华网四川芦山4月21日电(记者易凌 李来房)“你先走,我跟着来。”这是80岁的四川芦山县龙门乡王家村村民陈得荣在20日地震后对相濡以沫近60年的老伴李启琼说的最后一句话。

    “奶奶看了爷爷一眼,说不出来话。”孙女陈建芳回忆说。

    就在地震前一晚(19日),在四川成都打工的小儿子陈素明夫妇趁着周末两天放假回来了,上一次他们回家是在一个多月前。

    “到的时候都晚上10点多了,两老子(当地媳妇对公公婆婆的称呼)都睡了,”儿媳罗子芬说,第二天(20日)不到8点就醒了,他们起得比平时早,估计是晓得我们回来了,有点兴奋。

    罗子芬走出房门到旁边的厨房准备煮面,跟着出来的丈夫被邻居招呼聊天,老爷子也跟着刚刚走出屋子,地震就发生了。

    “男老子马上冲回去看女老子,结果被墙断了脚,痛得嚎,还使劲喊我们进去救女老子。”罗子芬说。

    随后赶来的大儿子陈树林和弟弟一起先把父亲救出安置在院坝,随即冲进客厅,发现坐在沙发上的母亲被压在一整堵墙下,“砖头从脑壳铺到脚,基本看不清人”。

    倒卧在院坝的老爷子左脚踝骨骨折,“骨头都伸了出来”,血流不止,还在喊儿媳去叫人救妻子。

    直到看着两个儿子把满脸尘土的妻子抬出放在身边,陈得荣才大哭起来。此时李启琼表面看不出受伤,但嘴角有血,儿女问她伤情,她说“哪儿都痛”。

    随后,陈得荣目送妻子被儿子抬进装水泥的手扶“斗斗车”送走。“我妈抬出来时,我们都晓得她情况不好,肯定受内伤了,爸说让她先走。”陈树林说。

    在村边的马路旁等了好一会儿,一位好心的私家车主在10点左右将李启琼送到7、8公里外的芦山县人民医院。陈得荣随后被另一辆“板板车”送来。

    儿媳带上了三、四床棉被,铺在医院外地上,两人中间隔了“两三个人”,都打上了吊瓶。

    孙女陈建芬发现奶奶的伤情每况愈下:“输了一会儿液,喊她就没有反应了,嘴巴闭得紧紧的。大家都在外头,人又多,医生没有办法好好检查,就开了条子说转院去雅安。”

    在一旁照看父亲的陈素明也被医生告知老人需要转院去雅安,因为“现在的条件没有麻药,也根本没有办法接骨头,再下去感染就麻烦了”。

    陈得荣得知要转院,对着妻子躺着的方向说:“你先走,我跟着来。”

    事实上,陈得荣被安排先转院了,因为“还可以救”。就在“120”载着他走后不久,上午11点10分左右,孙女摸不到奶奶的心跳了。

    “男老子女老子同岁,17岁结婚,1951年男老子参军,1955年退伍,女老子一直等,两个人的感情好,女老子得了风湿走不动,男老子照顾了30多年。”小儿媳罗子芬说。

    如果没有地震,这对老夫妇4月20日大概是这么过:八点半左右起床洗漱后,老太太会坐在客厅那个裹着褪色绯红沙发布的三人沙发上,打开电视“听”;老爷子去准备早点,通常是素面,老太太那碗不放海椒;两点左右吃过简单的午饭,如果天气好,老太太会到门前院坝和老爷子一起晒太阳,不会怎么说话;晚上接着一起“听电视”到九点左右休息。

    但是没有如果。

    转院到雅安的陈得荣20日下午一点左右从陪护的小儿子口中得知妻子离世的消息。

    他让儿子告诉电话那头泣不成声的孙女:“办好后事好好送她走,就埋在屋外头的坡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活动走 ...

  • 深秋的甘肃敦煌胡杨林

  • 提升质量安全促进蜜柚出口

  • 故乡的标点

  • 时光之味

最新新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