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频道

两会观察:重视纺织服装产业向东南亚转移

2013-03-04 09:26:35中国质量新闻网

    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宏观经济下滑、劳动力成本增加、终端消费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纺织服装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随着劳动力成本及人民币汇率不断提升,纺织服装制造产业在出口方面的成本优势已消失殆尽。主要纺织服装进口国美国、日本等大幅减少在中国的订单,2012年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知名品牌纷纷关闭在华制造企业,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也开始将工厂迁移至劳动力成本更有优势的越南、缅甸、柬埔寨、孟加拉等东南亚国家,整个产业面临外移的危机。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波司登董事长高德康认为,目前的外销乏力如果是国际经济低迷引起的,那么国际经济总有复苏的时候,但更令人担心的是,纺织服装产业链向东南亚转移,“产业链的永久性转移才是最大的影响”。他说:“十多年前,欧美订单大量流向中国,促成了中国纺织产业链的迅速完善,中国因此成为世界服装加工厂,如今订单向东南亚转移,产业链可能会随之转移,的确令人担忧。”追逐订单而去的首先是成衣厂,然后是上游配套产业,如今很多服装厂打算迁往东南亚。据了解,孟加拉等国到处都在建服装厂,对他们来说纺织服装业方兴未艾,正是大力发展的时机。

    “我们现在最大的优势是产业链配套齐全,东南亚产业链一旦形成,我们会受到更大的冲击,他们的人工工资比我们低很多,设备也不错,很多设备水平超过中国。”高德康认为,一旦这些国家上下游产业链快速形成,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就会受到致命冲击,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及“民生产业”的优势地位必将失去,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亿万农民就业的独特优势也将失去,进而势必影响就业稳定,影响产业和经济发展。

    高德康代表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专门组织专家对纺织服装产业外移的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扼制产业外移的趋势,稳定产业发展。他也认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只有加快创新,努力实现转型升级,才能重新找到自已的国际化分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活动走 ...

  • 深秋的甘肃敦煌胡杨林

  • 提升质量安全促进蜜柚出口

  • 故乡的标点

  • 时光之味

最新新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