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2月21日电(记者 陈叶军) 今天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李义平教授做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观察家》栏目2012年第2期,以“从经济发展视角看文化建设”为题与网友进行交流。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当中有这么一句话“没有文化的积极引导,没有人文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此,李义平表示,中央作出的这个论断是非常英明的。
第一,我们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要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我们原来是五千年的自然经济,四十年的计划经济,以往的观念、文化都是和自然经济相适应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有一个调整的阶段,调整得好不好,涉及到我们经济发展过渡的顺利还是不顺利,社会健康还是不健康。
第二,我们虽然是向市场经济过渡,但是我们依然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要保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保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在改革开放这样一个时代,如何保护、捍卫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一种好的文化可以有很强的凝聚力,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而它得到大家共同的认同。关于西方社会的兴起,马克思韦伯写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说明,这是大家共同认同的精神,所以很容易团结起来。
第四,我们关键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当有更高层次的追求,没有文化,没有好的文化,经济最终是发展不上去的,或者说很难追求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因为它有新的欲望,在新的层面上与新的奋斗目标,这需要认识,需要观念。
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创新的问题,我们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创新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所以,能不能创新,也涉及到文化问题。乔布斯的创新,与其说是一种经济现象,还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