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质量新闻网消费指南资讯
华硕
当前位置:>>消费指南资讯>>专家解答

甜味剂,并没那么美好

2021-06-21 17:02:59中国质量新闻网

□ 专家支持: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范志红

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有哪些?

除了木糖醇、麦芽糖醇、山梨糖醇等糖醇类属于甜味剂外,常在食品包装的配料表中看到的阿斯巴甜、甜蜜素、安赛蜜、三氯蔗糖、糖精钠、纽甜、甜叶菊苷等,都属于甜味剂。

甜味剂可以控制体重吗?

人们都知道吃太多糖有害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要求成年人每天吃精制糖的数量不超过50克,最好能控制在25克以内。

但对于那些喜欢甜食的人来说,控糖并不容易,所以代糖食品就更受欢迎了。有不少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在控制整体饮食热量的条件下,如果用来替换每克含有4kcal热量的糖,甜味剂有助于控制体重。甚至有研究表明,即使相比于毫无热量的水,甜味剂也有明显优势,比如在习惯甜味的人群中,甜味剂可以降低缺少甜味带来的痛苦。

但这并不意味着多吃甜味剂可以控制体重,上面提到的都是短期的实验室研究,并且参与实验的人都有控制饮食的意识。虽然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精巧,但推演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具有说服力。

大部分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食用甜味剂与较高的体重相关,比如吃较多甜味剂的人比不吃的人更胖。当然,这不能得出吃甜味剂一定会让人长胖的结论,因为这里面还可能包含了各种“混杂”和“偏倚”,比如越是肥胖的人越爱喝甜饮料、吃加工食品,这样摄入的甜味剂量就容易高。而非肥胖人群可能更多吃天然食品,口味也比较清淡,与甜味剂接触的机会就少。

所以说,甜味剂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说甜味剂导致发胖的说法都不是绝对正确的。

甜味剂可以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吗?

即便用甜味剂来替代糖,食物也未必能拥有更高的营养价值。比如说,蛋糕饼干即便是无糖的,也会含有大量的精白淀粉和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保健成分都严重不足。再比如,一些高效甜味剂特别是合成甜味剂,像安塞蜜、甜蜜素、糖精、阿斯巴甜等,其甜度是蔗糖的几百倍,那么,如果原来的配方当中,100克产品要加40克蔗糖,现在只需要加零点几克甜味剂就够了,用什么来凑体积呢?一般来说,用来做填充的不是淀粉就是淀粉水解物,比如糊精之类,这些成分既和白糖一样会快速升高血糖,也容易令人发胖,对于糖尿病人和减肥者反而是大麻烦,更谈不上营养了。

甜味剂会影响胰岛素敏感度吗?

《美国临床营养学》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甜味剂会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

为什么甜味剂里不含糖,却影响胰岛素作用机制?科学家猜测,这与分布在人体各处的甜味受体相关。比如人类的口腔中有甜味受体,当糖或甜味剂与受体结合,并将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相关区域时,我们就有了甜的感觉。事实上,在其他身体部位同样存在甜味受体,比如胰腺和小肠中,甜味剂同样能激活胰腺和小肠中的甜味受体。所以,看似不含糖、无热量的甜味剂,迎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却影响了固有的胰岛素作用机制。

甜味剂是不是绝对不能吃?

虽然研究提示经常摄入甜味剂可能影响胰岛素敏感性,但偶尔使用还是无需担心的。

甜味剂虽然不是让我们放心享用甜食的成分,但如果有严重的糖瘾而暂时无法戒除,偶尔食用甜味剂来帮助摆脱糖瘾,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法。但一定要注意,不要因为广告中宣称“无糖”、“低糖”,就放心吃那些高度加工食品、甜食、甜饮料。

如何对待食品中的甜味剂?

首先,代糖的使用应该仅限于嗜糖的人群。这部分人突然完全戒掉糖,可能引起身心的强烈不适。偶尔想吃甜,但又不想摄入热量时,享用含少量甜味剂的甜食,是对甜瘾的安抚。

对大部分人来说,食用水果和水果干来享用甜味或许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在获得甜味享受的同时,也能摄入其中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同时,由于水果有天然的细胞结构,其中的糖分释放较慢,对血糖的生成也没有额外添加的糖那么快速。

如何减少糖的摄入

1.日常尽量不喝各种甜饮料。

2.直接吃水果,市售果汁和榨的“原汁”应当控制在1杯以内。榨果蔬汁时尽量多放蔬菜、少放水果,避免自制果蔬汁含糖过多。

3.乳酸菌饮料限量饮用,认真阅读食品标签上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一项。对饮料来说,碳水化合物含量就是含糖量。

4.如果每天要喝一杯红糖水或蜂蜜水,就最好远离其他甜食、甜饮料,饼干、曲奇、巧克力之类最好不吃或少吃。

5.喝咖啡尽量少加或不加糖,喝牛奶、豆浆也不要加糖。

6.如果某种产品号称“低糖”,那么要看它是否达到营养标签上说明的低糖标准(100毫升液体或固体当中的糖含量是否低于5g)。

7.焙烤食品尽量控制数量,自己制作的面包、饼干、点心也不能随便放开吃。

8.日常家庭调味尽量养成不加糖的习惯。甜汤要少喝,做菜放糖最好限制在不明显感觉到甜味的程度。

9.小心“营养麦片”和各种“糊粉”类袋装产品中加的糖。

(责任编辑:莳伊)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