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纯电车型i8虽未正式发布,但在北京的展厅已经可以进行线下体验。新车长什么样子,空间和舒适性表现如何呢?
i系列是理想汽车全新打造的纯电SUV系列,i是intelligence(智能)的首字母,也与中文的“爱”同音。i系列、L系列和MEGA是各自独立的产品系列,i8作为理想i系列的首款产品,定位中大型六座SUV。
i8继续沿用MEGA的“子弹头”造型设计,但理想将其定义为SUV车型,车门开启方式也是正常的拉门,而不是MEGA的侧滑门。这个造型也让i8的风阻底数仅为0.218Cd,比MEGA的0.215Cd略大一点儿。
i8的前机盖采用钢制材料,虽然配备双撑杆,但依然稍沉。机盖内部配备了隔音棉。
这款雷达的最远探测距离达到200米,最佳角分辨率达到0.08°x0.1°,垂直FOV为18.4°,通过高密度收发器件排布,让中心区域的垂直分辨率为0.1°,水平分辨率为0.08°,点频提升至1.74M,而且还是理想全系标配。
还有侧窗玻璃,此前L系列的侧窗玻璃仅C柱到D柱是在一个平面上,A柱到C柱的玻璃和车框都不在一个平面上。而在i8上,这里得到改善,从A柱到D柱的玻璃和门框均一个平面,更显车辆档次,也降低了风阻,当然,成本和工艺也更高更复杂。
通过轮圈的缝隙可以看到,i8采用前置转向机,后置卡钳的设计,这一点和L系列有个明显差异,也说明整个底盘和悬架的布局都有了大幅改动。
前双叉臂包括转向节在内,全部采用铝合金材质打造,同时L系列上的上叉臂的谐振块在i8上已经看不到了。此外,下叉臂也解耦为2根连杆,采用双球头连接转向节。
同时,i8采用簧筒分离的布局,减振器、空气弹簧低位安装,尽量不影响车内空间的占用。
由于空间限制,笔者未能看到其他结构工艺,不排除有其他压铸件存在。
动力配置上,i8搭载理想自研自产的碳化硅电驱系统,前电机功率150kW,后电机功率250kW,系统总功率为400kW。作为参考,理想L8的系统总功率为330kW,零百加速为5.3秒。
续航能力方面,i8全系标配5C三元锂电池,根据前期工信部的公示信息来看,理想i8将提供90.052kWh和97.842kWh的电池组,对应的CLTC续航里程分别为670km和720km。厂家也公布了百公里电耗数据为14.8kWh/100km。
白色的方向盘是理想全新的配色,方向盘上的金属饰条变成了暗金色,和此前L9焕新版的饰条一致,质感出众,不张扬但很显好。同时后视镜也升级为流媒体后视镜,显示效果非常不错,用不习惯的也能关闭屏幕,变成一个普通后视镜。
位于驾驶员前方的仪表台变成2层设计,和MEGA的堆叠两层设计还不一样,i8是前后2层,靠近前风挡采用黑色,搭配HUD抬头显示,减小反光,避免影响视野,靠驾驶员一侧的仪表台颜色更浅,材质更软,更显质感,两块区域中间的接缝处布置氛围灯。
后排娱乐屏尺寸和焕新版的L系列看齐,尺寸达到21.4寸,更大的屏幕让整体观感看舒适。此外,主副驾驶位后面都配备了小桌板,长途出行时吃个饭会方便很多。
空间方面,得益于没有了发动机,乘员舱区域可以更靠近前轴,留给司乘人员和后备厢的空间就大了许多。
在轴距小幅领先L8但不如L9的情况下,笔者身高184cm,在理想i8主驾位调到合适位置后,第二排、第三排均还有不错的腿部空间,不会出现顶腿的情况,在第三排,头部空间也很富裕,在坐直的情况下头部上方还有一些富余。
此前L系列上后备箱不曾有的下沉空间在理想i8上也优化到位了,不过深度不算太深。
总的来说,得益于纯电平台带来的优势,i8的空间表现较自家的增程车有了明显进步,表现能够令人满意。内部设计没有大的改动,对于一些消费者存在审美疲劳,但在细节上进一步精雕细琢,整体质感的提升还是非常明显的。底盘和动力上继续保持稳步前进,加入了压铸车身和更大功率的低能耗电驱,理想i8依然有着明显的竞争力。(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