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将征信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2020-07-15 14:26:28 中国质量报

□ 吴学安

继去年“献血加信用分”引起热议后,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信用管理话题再刷一波存在感。近年来,社会信用管理的触角,已经延伸至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细化社会治理的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信用惩戒泛化的担忧。记者了解到,随着社会信用创新按下“快进键”,也不同程度地出现惩戒过头、信用滥用等乱象。一些地方的信用建设,仅靠文件驱动,用“文件落实文件”;还有些地方将上访、招商纳入信用评价,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据《新华每日电讯》)

眼下,一个人如果信用不好,恐怕已经不再是不能坐飞机、坐高铁、住五星级酒店等被限制消费那么简单,还会涉及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甚至还会牵涉到婚姻家庭。通过推进失信联合惩戒,长期以来一些没有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也恰恰是因为好用且越来越有用,在有的领域和有的地方,失信惩戒滥用泛用的苗头开始出现。

此前,我国已试运行并即将正式上线新版个人征信报告,新报告将更加细化,包含个人水费、电费的缴费情况等。针对这些情况,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目前征信系统升级优化工作仍在进行当中,并无明确的上线时间表。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查询的信用报告没有变化,不是所谓的新版信用报告。

中国的征信体系建立较晚,如今又面临着信息爆炸、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等新情况,作为唯一“官方版”的信用报告,央行征信系统自然会受到各方的关注。“拖欠水费将影响征信”是之前一些媒体对新版个人信用报告的解读,自然引起人们的焦虑情绪和反对意见。毕竟,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不等于让大多数人心有余悸、噤若寒蝉。

个人征信系统,是现代国家呵护社会诚信、提升社会运转效率的重要制度设计。征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是好事,但是通过制度措施构筑“护城河”,防止征信技术的不当运用对征信对象造成“误伤”,同样是征信机关应当考虑的问题。这是因为,个人信用一旦留下污点,意味着贷款、买房甚至交通出行,都有可能受到影响。征信如果过于泛化,不仅有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之嫌,而且会增加社会运行成本,与降低交易成本的初衷相悖。

市场经济需要更多更好运用法治和信用来保障,否则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会遇到阻力,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就难以得到真正体现。公众对于征信系统采集个人信息的疑虑,央行的介绍给出了明确回复,毕竟如何采集个人信息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一方面,随着个人征信系统的完善,失信者所要付出的代价越来越高,滥用征信,实际上是在破坏征信,背离了制度设计初衷;另一方面,主要由政府相关部门主导的征信制度,本质上是一种权力,它直接针对的是个人权利。在公权力强大的背景下,征信权必须有法律上的严肃、规范,也应该“关进制度的笼子”。

征信技术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意味着征信结果的客观正确,弄不好还会“误伤”征信对象。譬如,拒交水电费有可能是消费者故意为之,也有可能是经营者服务不到位,消费者投诉无门出此下策,直接将其列入征信系统有失偏颇。在提高征信系统公信力的同时,期待进一步畅通维权渠道,提高纠错的及时性,使被“误伤”的主体找回清白之路变得不再艰难。从央行此次表态看,这种谨慎态度值得肯定。因为拖欠水电费等行为,原因比较复杂,而且“法无授权不可为”,如何采集这类个人信息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也正因为此,对失信行为的界定,在标准和程序上,必须足够严格、规范,才能体现公平,才能让整个社会真正信服、敬畏。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管局对农贸市场上 ...

  • 河北省迁安市二十余家外贸企业加紧生 ...

  • 国内首台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 ...

  • 青蛙王子致力打造具有五星品质的国民 ...

  • 甘肃省金昌市大力推进花园城市建设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