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七版>>

总部经济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利器

2020-07-07 15:54:32 中国质量报

总部经济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利器

吸引越来越多企业落户 产业聚集发展效应明显

□ 许创业 本报记者 傅江平

近日,深圳市政府与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米)举行了总部经济发展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深圳市政府将充分发挥区位、产业及政策资源优势,支持小米在深设立总部企业,并在南山区后海金融商务总部基地设立小米国际总部,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实现总部经济引领创新生态的战略布局。

据了解,总部经济是深圳市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内容。近年来,包括小米在内,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企业总部搬到深圳,如恒大集团2017年就将总部从广州搬到了深圳,字节跳动2019年确定将粤港澳大湾区总部设在深圳,宝能汽车集体全球总部近日落户深圳。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深圳拥有379家上市公司总部,数量位居全国乃至全球城市排名前列。此外,全国有30%以上的创投企业总部设在深圳。深圳湾畔更是汇聚了阿里巴巴南方总部、百度亚太总部、腾讯滨海大厦全球总部、恒大总部、万科总部、华润总部、中铁南方总部、中粮集团亚太总部等,构建了一个中国最高标准的企业总部基地。

深圳市发展总部经济已有多年的沉淀。2008年,就出台了《深圳市总部企业认定办法》和《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细则》,将发展目标瞄向全球头部企业。2017年,又发布了《深圳市鼓励总部企业发展实施办法》,从落户、贡献、租购房补助等多方面,对总部企业发展予以支持。

经过多年发展,对于如何吸引并留住企业总部,深圳市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贾兴东表示,一直以来,深圳市政府都坚持为落户深圳的企业总部提供“一对一”贴身服务,为头部企业发展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针对企业总部落户深圳所出台的激励政策,可以说是深圳能够吸引外地企业的最直接原因。据了解,为了让更多的企业将总部设在深圳,深圳市政府出台了具有吸引力的总部激励政策。满足相关条件的企业总部,只要在承诺期内实现了预定目标,就可以获得1000万元落户奖励。在深圳无自有办公用房的总部企业,租用总部自用办公用房的,每年按自用办公用房租赁合同金额的50%给予补助,最高每年可达150万元。无办公用房而首次购置总部自用办公用房的,按购房价的10%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可达5000万元。

“这些真金白银的扶持,能够有效缓解外地企业总部落户深圳的资金压力,消除其后顾之忧。”有业内专家表示。

政策之外,深圳市还具备了良好的经济、人才、产业链基础,以及社会体制和人文环境,构建了全国一流的商业服务和信用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商事登记制度等。

目前,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深圳的营商环境指标已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在企业活力激发和服务上的能力领先全国。深圳的企业税负比较低,而且深圳政府还在大力给企业减税。如在2018年,深圳减税降费约1418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税负,可以让企业轻装上阵。深圳的供应链十分完善,高效益的经济模式已经成型,部分产业已经构建了产业发展的闭环生态圈,能够提供效益最优的资源整合模式。

深圳对人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目前,深圳每年新增的人口都超过50万以上,其中大部分都是从北京、广州、武汉等地来的高校毕业生。本科毕业生以及杰出人才落户,均可享受到来自深圳市政府的资金补助。

另外,深圳市政府在扶持潜力企业做大做强上也拥有丰富的经验。华为、平安、比亚迪、迈瑞医疗、大族激光、大疆、华大基因等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的扶持。可以说,相当一部分企业将总部设在深圳,看重的正是深圳市政府优秀的服务和扶持能力。

目前,总部经济对深圳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很巨大。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认为,深圳总部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其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总部经济能够带动会计、法律、咨询、金融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在深圳形成制造业与服务业“双强发展”的局面。

围绕总部经济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现代服务业、连贯性的鼓励竞争制度、完整性的服务业发展战略,有效提高了深圳城市效益和经济实力,进而又为总部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外部条件。一个推动总部经济发展的良性闭环由此形成。

更为重要的是,除深圳湾之外,深圳重点打造的超级总部基地还包括福田中心区、后海中心区、留仙洞片区和龙华核心区。而打造超级总部基地,是深圳在全球经济产业链条中地位进一步提升的重要一步,也是未来深圳发展成为世界城市的一个功能中心。

目前,深圳市正在全面落实激发总部经济的引领作用,力抓自主创新,开拓国际市场,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和产业集聚发展。可以说,多年的沉淀发展,总部经济正在成为深圳市高质量发展的利器。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布鞋助就业

  • 公益广告20200707

  • 人社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 ...

  •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市场监管局进行全 ...

  • 让美丽乡村扮靓秦岭深处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