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专题中心>>2022年质量这十年>>

白酒十年 | 规范流通是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大道

2022-03-04 17:58:28 中国质量新闻网

【编者按】白酒新国标让添加了食品添加剂或者包含食用香精的白酒自动站队到配制酒行列,年份酒应如实标注所使用各种基酒的真实年份和比例的规定,砍掉了白酒玩家忽悠消费者的伎俩。不得不说,2022年到来之前,白酒行业掀起一场大变局。这场变局带来的是行业发展更加稳健,白酒消费更加透明。对酒企来说,迎接这场大变局的唯有以百姓心为心。

纵观近十年白酒行业的质量发展历程,商务部立项规范酒类行业乱象、酱酒热引发的虚假宣传行为、年份酒在争议中获得正名、资本扎堆挤入酱香酒赛道、白酒新国标的诞生等,都值得回顾与思考。

中国质量新闻网 李国强

早在2012年,针对我国酒类流通行业出现的假冒伪劣酒、年份酒泛滥以及服务不规范等现象严重损害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利益的情况,商务部立项《酒类行业流通服务规范》起草工作启动。

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酿酒行业总产量达到7103万千升(含饮料酒及发酵酒精),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699亿元,实现工业销售产值6489亿元。这组数据说明我国酒类市场的繁荣。

不过,背后存在的诸多问题不容忽视。例如,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危害消费者权益和健康;虚假夸大宣传,误导消费,缺乏诚信;缺乏经营服务规范等。更值得警醒的是,酒精门事件,塑化剂事件等事件给全行业敲响了警钟。

据人民网发布的《2012“食”面埋伏:酒鬼酒深陷“塑化门”》一文,当年11月,号称天下第一酒的酒鬼酒被媒体曝出,其产品检测出塑化剂超标高达247%,毒性为三聚氰胺的20倍,这无疑为白酒行业埋下重大隐患。尽管酒鬼酒紧急停牌,但是祸及整个白酒板块,白酒股全线暴跌。

酒鬼酒官方正式回应提到,“对近日发生的所谓酒鬼酒‘塑化剂’超标事件给大家造成的困惑与误解表示诚挚的歉意”,同时声称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我国及其他国家均未制定酒类中DBP的限量标准,故不存在所谓“塑化剂”超标的问题,对健康无损害。

2013年,《酒类行业流通服务规范》在全国实施。根据相关资料来看,当时,国内多家知名白酒企业参与其中。

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的白酒行业走上了以质量和规范引领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以市场监管系统,行业协会为代表的政府部门和机构,以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为代表的规章与制度的建立与完备,从不同层面为白酒行业发展提供支撑,树立准绳。白酒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高光时刻。

有机构研究了19家白酒上市企业的数据,从市值上看,19家白酒上市企业2020年市值总额为51983.33亿元,2019年,19家白酒上市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2429.41亿元,净利润达833.41亿元。其中,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古井贡酒营收均超百亿元。2021年,“营收百亿俱乐部”又迎来了新成员。通过近几年的数据不难发现,白酒行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稳健的态势。

回望白酒行业的发展历程,近十年间,从重典治理乱象到逐步精细规范,每一步前行,每一次付出,都在为中国白酒行业发展赋能;对于酒企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正向的推动作用。就消费者而言,明明白白消费,健健康康社交,有了更加贴心的保障。

展望2022年,我们期待白酒行业发展继续呈现出勃勃生机,在年终总结时交出一份傲人的业绩。

(责任编辑:陆明)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济南气温直达20℃,泉边玉兰绽放春 ...

  • 暖阳迎春

  • 甘肃省华亭市市场监管局组织执法力量 ...

  •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市场监管局对在用 ...

  • 浙江省湖州市市场监管局对医疗美容市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