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专题频道>>

牦牛上保险 牧民心不慌:"你出一碗干拌面 我赔一桌酒席钱"

2020-08-11 14:54:51 人民网

图为在青海草原上吃草的牦牛群。

人民网北京8月10日电 (记者 李彤)“以前人都没买保险,祖祖辈辈都养牛,谁会给牛上保险?”

在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布甫村,村支书巴群说,前些年饲养的牦牛死了只能认命,现在有了农业保险,不仅赔钱,牛肉还能留下吃。

近期,人民网“大道康庄——全媒体调研行”走进玉树州。玉树地处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畜牧业历来是玉树的母体产业、支柱产业和命脉产业。

玉树州农牧和科技局局长才仁扎西对人民网记者说,“全球现有牦牛1400多万头,95%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青海占全国总量的36.5%,其中玉树占全省总量的30%左右,我们在牦牛身上做文章。”

“近年来,随着退牧还草、牧民进城等惠民政策的实施,及农业合作社的有序发展,玉树生态特色农牧业加快了产业化步伐。但是,牦牛养殖环境差,主要面临雪灾、兽害等问题。”才仁扎西说。

据了解,一头牛犊的市场价格在4000元以上,一头种牛价格在1万元以上。

才仁扎西说,对牦牛养殖进行保险保障,不仅能让牧民稳增收、不返贫,更是巩固前期特色产业的发展成效。“我们常和牧民说,你出一碗干拌面的钱,我赔你一桌酒席钱。”

“目前的保险是保成本,不是保收益,2000元封顶”,人保财险玉树州分公司总经理吴强对人民网记者说,玉树州推广的藏系牛羊保险,一头牦牛的总保费是120元,其中牧户承担15%的费用为18元,其余由县级财政承担10%,省级财政承担35%,中央财政承担40%。

让牧民给牦牛上保险,说易行难。“在2015年,全州在两个县推广藏系牛羊保险。由于牧民金融意识弱,最开始干得很费劲。我们招募200个协赔协保员,要求会汉藏双语,全部下到村里了。”吴强说。

牧民对保险认知的改变,是在2018年11月的那场60年一遇大雪灾。“原本以为雪下下就停了,没想到一口气下了三个月。雪灾前,全州藏系牛羊保险覆盖了四个县,这些牧民在一周时间内得到了赔偿。”吴强说,对没上保险的两个县,保险公司特事特办,牧民后补保费,保险也给予了赔偿。这让牧民真正认识到了保险的好处,对政府推广的举措更加感激和认可。

推广藏系牛羊保险,保险公司盈利吗?吴强说,2019年玉树分公司亏损3700余万元,但只要对全州牦牛保足保全,有信心扭亏为盈。“雪灾后,各级财政配资拨付更及时了。在正常年景,牛羊死亡不会这么多。2020年以来赔付约5000万元,全年收到保费2.1亿元。

科技也是提高保险赔付效率的利器。据介绍,通过“牛脸识别”“耳标追踪”、在线办公等方式,藏系牛羊保险提高了赔付效率、降低了成本。

吴强说,目前正在研究“保险+期货”保障牦牛肉的市场兜底价格,“化肥减量保险”保障草场有机生态质量等。

“以前死头牛,什么都没了。现在至少赔1600元到2000元,已经是救命钱了。”巴群笑着说,要能把赔偿金额再提高些,就更好了。

才仁扎西表示,目前州里也在思考和探索,借力农业担保公司降低牧民的资金使用成本。在牧民缴费金额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财政配资来提高保险的承保金额。

(责任编辑:贤达)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2021年中国质量报订阅广告

  • 第三届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展前供需对 ...

  • 潍莱高速铁路莱西北站信号机械室 工 ...

  •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 ...

  • 碧桂园鲁东区域举办安全百日行活动启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