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专题频道>>其他专题>>2011年两会专题报道>>提案·议案>>

朱奕龙委员: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传统技艺类非遗

2011-03-11 10:05:35 新华网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侨联副主席朱奕龙建议,采用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朱奕龙说,传统技艺类成果是智力创造的积累、技巧的改良和艺术的展现。现代知识产权法的宗旨是有条件、有期限地保护人们的智力成果和经营成果。所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客体存在相同之处。在没有专门法律出台之前,采用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失为最简便、最快捷的一种方式。

   朱奕龙建议,采取著作权保护技艺类民间文学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文学艺术不仅包括作者不详的由群体传承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也包括有具体传承人、能确定作者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因此,在利用著作权保护技艺类民间文学艺术时应对著作权的保护客体范围进行一定的扩展。

   朱奕龙还建议,采取商标权保护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模式。传统技艺的传承者与权利主体是一致的,可以注册集体商标,便于某个群体或社区集体保护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权保护模式适用于商业开发中的一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采取专利权保护传统科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如传统医学知识和医学实践中的某些部分可以得到专利保护。(曹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