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方芳 记者徐远官)蝉鸣渐歇,秋风送爽,开学季如期而至。为进一步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严防严控食品安全风险,南京市六合区市场监管局奏响校园食安“三部曲”,谱写“舌尖上的安全”新乐章。
吹响自查指导“前奏曲”
开学前夕,区市场监管局来到辖区学校,指导食堂做好开学准备工作,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开展自查自纠:一是查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从业人员培训、食品安全留样、进货查验等相关制度及食品安全应急管理预案,确保食堂安全有序运营;二是查设备,对冷藏冷冻设施、留样柜、油烟管道、燃气灶具等设备的卫生状况以及运行状态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运行稳定;三是查人员,检查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明是否在有效期内,针对假期后可能存在的管理人员、食堂人员变动情况,提前开展从业培训,确保上岗后操作规范。
共谱校园安全“协奏曲”
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教育局对辖区校园食堂进行风险隐患抽查。执法人员聚焦暑期检查发现的共性问题,重点围绕主体责任落实、食材采购储存、人员健康管理、环境卫生、设施设备运转、餐饮具消毒等环节开展现场检查,确保各环节都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针对假期时间长、食材器具闲置易滋生细菌的特点,执法人员特别关注了冰箱、切菜板等易滋生细菌的设施设备清洗消毒情况以及放假前开封未用完的调料品处理情况,为新学期开学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唱好监督管理“进行曲”
开学当日,区市场监管局再次来到学校食堂后厨,仔细查看了食堂操作间、烹饪区、洗消区、仓储区的环境卫生状况,确保加工环境整洁有序;严格核查了食品及食品原料供应商资质、产品合格证明文件、进货票据等,确保来源合法、可追溯;同时,对食品加工制作过程进行全程监督,重点查看食材清洗、切配、烹饪、备餐、分餐等环节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生熟食品是否分开存放和处理,餐饮具是否彻底清洗消毒等,严防交叉污染。
针对校园周边食品经营主体及餐饮服务单位,执法人员重点检查证照是否齐全有效、商家是否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食品是否明码标价以及是否按规定条件存储等,严防超过保质期、霉变、“三无”及进货渠道不明的食品流入市场。
一蔬一饭,皆是关怀;一筷一碗,俱系健康。新学期,新起点,学生们茁壮成长,市场监管“食”刻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