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管理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市场监管局“服务型执法”破解小作坊生产难题

2025-09-01 15:22:01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期,在一次食品安全抽检中,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方巷分局发现3家肉制品小作坊亚硝酸盐超标问题,并依法依规处置。办案过程中,执法人员注意到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3家小作坊超标情况相似,且负责人均反映亚硝酸盐使用存在技术性难题。这引发了监管人员的深入思考:行政处罚虽能惩戒违规行为,但对于这类行业共性技术问题,更需要从源头帮助小作坊解决实际困难。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让小作坊真正掌握规范。8月11日下午,方巷分局联合方巷镇综合行政执法和安全生产办公室,在方家巷社区居委会举办了一场“肉制品加工卫生规范”专项培训班。与以往单向的政策宣讲不同,这次培训聚焦实操,监管人员以《江苏省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为主线,围绕“厂区环境卫生管理、设备布局与工艺流程、微生物控制方案、卫生设施管理、化学品管控、设备维护保养、虫害装置管理、作业区设置与管理”八大关键环节,逐条解析风险点,并结合实际案例给出具体的整改范例。会议上还邀请了2家肉制品生产小作坊代表登台,分享他们在“亚硝酸盐精准定量”方面的实操经验,为困扰行业已久的超标问题提供了可复制、可落地的解决方案。这场培训不仅让小作坊听得懂、学得会,更让监管者与经营者站在同一立场,共同破解行业难题。

方巷分局的创新服务并未止步于一次培训。他们逐步构建起“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链条服务型执法模式。在事前环节,监管端口前移,主动介入小作坊的申办初期,一次性告知所需材料并指导功能分区设计,避免小作坊因布局不合理而后期返工。在事中环节,推广“微创新”技术,如磁吸式防蝇网、轨道式接油盘、臭氧定时消毒等实用措施,帮助小作坊降低交叉污染风险。在事后环节,则通过“一对一”标签标识辅导和集中培训,持续提升小作坊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合规能力。这种从“以罚代管”到“服务赋能”的转变,不仅减少了小作坊的违规风险,更让监管真正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方巷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案板无尘、肉香更纯”的服务理念,以精准的前置指导让案板不留隐患,以高效的智慧监管让流程不蒙灰尘,以贴心的定制服务让品质更加纯粹,从而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助推肉制品产业向更高质量方向发展。(邗江区市场监管局 陈燕)

(责任编辑:陆明)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