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2025年面向东盟的标准化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办,论坛发布了我国深度参与全球合格评定治理,在合格评定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成果。我国已累计向国际标准化组织合格评定委员会(ISO/CASCO)国际标准工作组及政策性工作组推荐国际注册专家140余人次,其中11人次获任国际标准工作组召集人,主导相关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
合格评定通过检验、检测、认证、审定与核查及认可等国际通行的技术评价手段建立彼此信任、推动质量提升。在全球合格评定体系建设和发展中,ISO/CASCO负责制定合格评定政策和国际标准,推动国际标准的广泛采用,保障合格评定程序和结果一致性,促进以国际标准为基础的合格评定结果的广泛承认。我国自1978年参与ISO/CASCO工作以来,着力加强合格评定领域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储备。一方面,建立“以老带新”的国内对口工作组机制,不仅为新晋专家提供学习成长平台,也为资深专家创造知识更新的契机,显著增强了我国人才队伍的内生动力和组织韧性,为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筑牢人才根基。另一方面,建立合格评定国际化人才库,选拔既精通专业又擅长国际沟通的复合型人才入库,并通过持续培训不断增强人才队伍的专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我国深度参与ISO/CASCO工作提供坚实支撑。此外,我国专家主动担任ISO/CASCO候选召集人导师,通过系统化指导与经验分享,助力发展中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合格评定标准化人才。此举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国际标准体系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更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引领作用。
通过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我国在国际合格评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专家牵头制定或修订ISO/IEC 17000:2020《合格评定 词汇和通用原则》等合格评定国际标准11项,我国服务认证典型案例“汽车租赁服务认证方案”成功纳入国际标准ISO/IEC TR 17028:2017《合格评定 服务认证方案指南和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