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将于今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为做好封关前政策环境准备工作,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并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使质量认证领域服务适合更高水平开放需要,市场监管总局自2024年3月起在海南启动境外认证改革试点。据悉,此项政策为全国首创,也是海南自贸港制度创新的最新成果之一。
境外认证改革试点是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压力测试清单落实举措之一。2024年3月27日,《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境外认证机构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开展出口产品认证业务备案相关工作的通知》印发,明确境外认证机构在海南自贸港开展出口产品认证业务备案条件和程序。在海南自贸港仅开展出口产品认证业务的境外认证机构,无须取得认证机构资质和办理经营主体登记,向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后即可开展此项业务,认证结果仅限出口企业境外使用。海南自贸港“境外认证机构备案即运营”的独特政策优势正在释放强大动能,极大便利了港口贸易,为国际认证资源快速落地中国搭建了“政策桥梁”。
以光伏产业为例,目前已有国际认证机构通过在海南设立运营基地,实现光伏产品“一次检测、多国认证”,企业无需辗转于不同国家的检测机构,在海南即可完成面向欧美、中东、东盟等主要市场的认证流程,大幅降低出海成本。“境内出证、全球通行”模式正在成为中国光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加速器”。
据了解,改革措施推出以来,已有7家认证机构在海南完成备案,115名企业代表在海南省市场监管局组织下参加出口产品认证培训,5家企业主动要求参加第一批出口产品认证活动,产品包括琼海山柚油、琼海榴莲蜜、文昌地瓜、海口文昌鸡、三亚荔枝等特色农产品。截至目前,已出口货物50吨,带动出口销售额近千万元,展现出海南产品的国际竞争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