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总局动态>>总局动态

破除垄断 为民监管——医药领域反垄断执法成效纪实

2025-08-27 21:32:21 市场监管总局网站

image.png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常用药、低价药、救命药,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垄断案件“处罚到人”,罚没金额6.23亿元,药价降幅超60%……今年上半年,市场监管部门高擎反垄断利剑,聚力为民监管“开药方”,清除群众医药“心头患”,增强企业竞争合规“免疫力”,用真招实策办实事解民忧,以民生温度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为民监管“升温”:推动药价大幅下降

“病有所医”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基本需求。常用药、低价药、救命药被垄断,造成部分药品短缺、药价“疯涨”,成了群众的“急难愁盼”。

作为制剂生产的关键基础,原料药市场集中度较高,产生的垄断行为带来的危害巨大,原料药的涨价断货是导致急救药涨价断货的根源。

破除医药垄断顽疾,让常用药、低价药、救命药的价格降下来,市场监管部门毫厘必争。处罚决定书显示,2022年2月至2024年3月,津药药业、浙江仙琚、江苏联环、西安国康瑞金联合将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销售价格从8000元/公斤推高到1.3万元/公斤。这一操作直接导致用于治疗新冠重症患者的特效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一度从0.35元/支暴涨至98.76元/支,涨幅达282倍。

在市场监管总局指定管辖下,天津市市场监管委依法查处津药药业、浙江仙琚、江苏联环、西安国康瑞金达成并实施价格垄断协议行为,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价格从7.2元下调至0.45元,降价幅度接近94%。

不止如此,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垄断协议案、三硅酸镁原料药垄断案等一系列重大案件相继查办,让上述涉案“救命药”的市场竞争机制得以恢复,相关药品恢复市场正常供应,患者用药成本与医保支出实现“双下降”。

“持续加大医药领域反垄断执法力度,全力推进短缺药、急抢救药领域重大垄断案件查办工作。”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将持续加大医药领域反垄断执法力度,保持“利剑高悬”的高压态势。

“市场监管部门通过严肃查处医药领域垄断案件,释放出强烈的监管信号,坚持人民至上,对医药垄断行为‘零容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教授金善明指出,这有助于规范医药市场竞争秩序,形成不敢垄断、不能垄断、不想垄断的良好氛围,促进医药行业的创新和技术进步,让患者能够以更加合理的价格获得必要的治疗药品,切实有效保障患者切身利益和基本医疗需求。

民生实事“更新”:医药反垄断“处罚到人”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和灵魂,医药领域经营主体较多,经营模式复杂,产业链条长,反垄断监管面临的挑战大、难度高。

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市场监管总局聚焦医药、公用事业、殡葬、行业协会等六大重点领域,第三年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大力纠治医药领域垄断乱象。

各地纷纷行动,将医药领域作为民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的重点领域之一,多管齐下打出“组合拳”。2018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对涉及葡萄糖酸钙、盐酸溴己新、醋酸氟轻松、樟脑、苯酚、氯解磷定等原料药和牙科高值医用耗材企业垄断行为作出处罚,先声药业、东北制药、扬子江药业等医药领域垄断行为被纠正……一个个医药领域垄断案件的查办,是市场监管部门高擎反垄断利剑维护公平竞争、增进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

继2023年查处医药垄断案件7件、罚没金额17.7亿元之后,市场监管部门今年上半年又办结5件医药垄断案件、罚没金额6.23亿元。

翻开5件医药领域垄断案件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记者发现新特点: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除对上海信谊联合等3家医药企业作出行政处罚外,还对相关人员处50万元罚款,首次追究达成垄断协议的个人责任。天津市市场监管委除对津药药业等4家企业作出行政处罚外,对企业相关人员分别处罚款60万元;对组织者郭某某处顶格罚款500万元,首次追究垄断协议组织者的法律责任。

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一司相关负责人指出,上述垄断案件“处罚到人”,对组织者及高管个人追责,首次实现“企业+组织者+责任人”三重惩戒。在对性质恶劣的自然人和涉案企业予以顶格处罚的同时,又坚持宽严相济,对主动提供证据的当事人依法减轻处罚。

增进福祉“加码”:助力竞争合规“加速跑”

反垄断执法不仅纠正已发生的损害竞争行为并积极恢复市场竞争,还通过竞争促进创新、增进民生福祉。

聚焦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康权益,市场监管总局推动医药领域反垄断指南制定完善。2021年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发布《关于原料药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后,2025年国务院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制定并发布《关于药品领域的反垄断指南》,为药品领域反垄断执法和经营者合规提供更为明确、清晰的指引。

“药品领域反垄断监管工作事关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孟雁北看来,《关于药品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对维护药品领域的公平竞争秩序、助力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针对在医药领域反垄断执法中暴露的行业痼疾,市场监管部门推动治理关口前移,从“罚得痛”向“防得牢”全链条监管转变,开设反垄断合规讲堂,助力企业竞争合规“加速跑”。

“执法是最好的普法。”上海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教授丁茂中在反垄断合规讲堂上提醒医药行业从业者,“从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潍坊金凯盛、四川协力等公司拒绝、阻碍调查案例看,企业加强竞争合规已从‘必选项’变为‘生存项’,需要提升反垄断合规‘免疫力’,切实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培训涵盖医药领域反垄断最新法规、指南,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违规后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真是收获满满。”参加合规讲堂的医药从业者纷纷表示,将健全反垄断合规体系,开展合规自查并优化业务环节,增强反垄断合规意识,着力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市场监管部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加强医药领域反垄断监管执法,着力提升为民监管效能,筑牢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防线,为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竞争合规动力,为守护亿万人民健康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责任编辑:加贺)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