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许创业 通讯员林维)8月22日,深圳首批数据知识产权服务信托正式成立并生效,深圳在探索知识产权服务信托模式中迈出创新一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贯彻落实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要求,指导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信托模式探索,以金融创新激活知识产权与数据资产价值,为知识产权转化打通 “最后一公里”,让沉睡的数据“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
让“沉睡资产”变“发展动能”
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健全知识产权交易等实践场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联合印发《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方案》,鼓励信托公司开展知识产权信托。深圳数据知识产权服务信托模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知识产权服务信托深圳模式,是以数据知识产权实施许可权为信托财产,通过信托架构搭建多方协作平台,引入法律服务、资产评估、成果转化机构等专业力量,在实现数据知识产权权益保护、资产管理等基础功能外,充分增强其转化运用能力,进一步提升商业化价值。相较于传统模式,新模式能够打消知识产权转让的顾虑,同时破解单纯收益权转让模式中管理弱化的难题。
“打个比方,企业就像房东,把房子的‘出租权’交给信托打理,自己不用操心找租客、收租金,还能稳稳当业主。我们联合律师事务所和资产管理商等专业机构,帮企业搞合作、做研发,让数据知识产权真正能赚钱、能创造社会价值。”华润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模式的核心设计者与实践者,华润信托充分发挥信托制度优势:通过 “独立托管、集中管理” 实现风险隔离,同时依托专业机构开展权益维护、价值评估等集中管理,大幅降低管理成本;通过构建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入外部合作机构探索数据知识产权交易执行、作价入股等创新运营方式,并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按约定向受益人、研发团队、合作机构等分配收益,强化多方信任;更通过金融化、资产化路径,为数据资产未来的证券化发行、市值法入表及质押融资奠定基础,助力企业优化财务结构、拓宽融资渠道。这种全链条服务既是深化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创新举措,也为信托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开辟了新的路径。
多领域探索转化运用新路径
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指导下,华润信托首批合作的三家单位——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龙华排水有限公司、乘乘智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按照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要求,分别从各自实际业务角度出发,对其文化数据资源、环境数据资源、农业数据资源进行全面梳理、盘点和加工,形成高质量数据集后,在深圳市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系统完成登记,取得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为数据资产依托信托实现商业运营奠定了基础。
为进一步破解文化艺术数据资源活化难题,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价值,雅昌文化结合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要求,将其海量艺术数据资源进行梳理盘点,针对其“艺术盒子”艺乎数据集登记成为数据知识产权后,通过信托产品实现隔离保护、专业化管理、商业化运作、收益分配、登记估值和金融服务等。这一创新探索,既有利于挖掘雅昌中艺库文化数据资源的深层价值、盘活存量数据资产,也有利于更大范围地服务广大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
专注于地下空间智慧化治理的龙华排水,将探地雷达检测技术及海量大模型数据完成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后纳入信托服务范畴。依托信托引入市场资源,其数据资产被深度应用于城市管网安全预警、灾害防控等领域,为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提供数据支撑,精准契合中央关于韧性城市建设的部署要求,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真正服务于民生福祉。
聚焦农产品供应链领域的乘乘集团,通过信托数据空间整合已完成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的鸡蛋产业上下游物流订单数据,将运输距离、天气、节假日因素、运费价格等关键信息转化为指导蛋品流通的“决策指南”。数据知识产权信托模式引入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不仅盘活产业数据资产,更推动鸡蛋产业链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为农业现代化注入金融科技动能。
此次数据知识产权服务信托的创新实践,是深圳“知识产权+金融”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企业在发展历程中,通过信托架构引入专业化服务机构与市场化机制,探索实施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管理。知识产权服务信托的优势,是既破解成果转化中的权属顾虑、管理短板,又通过收益分配机制创新,激发企业、科研机构等主体的参与热情。
从文化数据到城市治理,从农业产业到科技创新,深圳知识产权服务信托模式为知识产权与数据资产的商业化运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接下来,深圳将加快推进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知识产权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文化发展的作用,助力构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生态,加速提升重点产业知识产权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