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针对企业反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程序复杂、融资成本偏高”等堵点、痛点,近日,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管局深入园区、走进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入园进企·纾困解难”专项调研,现场“把脉问诊”,精准破解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和质押融资等难题。
“您好,我们是涪陵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今天专程来了解贵司在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方面遇到的困难,咱们面对面聊一聊,一起想办法。”8月20日上午,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一行来到涪陵高新区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
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胭脂萝卜系列产品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产品萝卜色素所用的“涪陵红心萝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企业2012年落户涪陵后,既解决了农户“卖萝卜难”问题,也推动了地理标志产品的产业化发展。
调研组深入车间一线,随后与企业管理层开展座谈。
“经过10多年发展,公司已累计申请多项专利、注册多件商标,但流动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我们尝试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却因评估费用高、流程复杂而搁置,希望贵局帮我们支招。”企业负责人说。
“贵司专利、商标资源丰富,可继续用知识产权作质押融资。”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科长孙志千当场支招,“近期,我们已与金融监管总局涪陵分局、人民银行涪陵分行及部分商业银行反复磋商,在简化流程、减免评估费用等方面达成一揽子协议。”
孙志千进一步补充称,涪陵区政府新出台《知识产权资助和奖励办法》,对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企业,按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20%给予贴息,并对评估费用给予50%补贴,融资成本将显著降低。
针对“贷款额度不高”的疑虑,孙志千解释,银行出于风险防控考量,对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额度相对保守。他建议企业采取“知识产权+房产”等混合抵押模式,可有效提高授信额度。这一建议得到企业高度认可。
当天,调研组还就专利申请布局、知识产权运营及风险防控等细节逐一答疑,并形成“问题清单+解决方案”交办表,确保件件有落实。
“市场监管局上门‘支招’,条条都落在痛点上,让我们对知识产权融资更有信心!”活动结束时,企业负责人连声道谢。
涪陵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跟踪企业需求,联合科技、商务等部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团”,常态化开展“入园进企”志愿服务,以多部门协同之力为企业纾困解难,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文光辉 韦力升 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