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食品安全

必须保证夏令营孩子的食品安全——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管局夏令营食品抽检记

2025-08-20 16:59:21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8月18日,重庆市涪陵区龙桥街道汤家院村,气温已攀升至35摄氏度。在村落的一个农家大院内,数十名儿童身着迷彩服,个个精神抖擞,他们正顶着烈日,开展夏令营——晨练活动。

image.png
执法人员快速检测蔬菜质量。

上午9时许,两名身着蓝色制服的身影出现在夏令营食堂门口(该食堂为原汤家院村校食堂),他们是涪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陈伟和冉勇,带着沉甸甸的快检箱,开启当天的夏令营食品抽检工作。

“您好,我们是涪陵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今天来此对夏令营食品进行抽检,请予以配合。”执法人员亮明证件,戴好口罩,熟练地将快检箱放置在干净的操作台上。打开箱盖,里面整齐码放着检测试剂、样品杯、恒温仪等工具。

“欢迎欢迎,请问你们先抽检什么食品呢?”

“先从新鲜食材开始快速检测吧。”陈伟一边戴手套一边说。

随即,陈伟从蔬菜架上随机抽取一把青菜,掐下几片嫩叶剪成碎末,放入样品杯,倒入提取液后充分震荡。另一边,冉勇从冰柜里取出当日采购的猪肉,用专用取样器在瘦肉部分取了样本,小心翼翼地滴入检测管。“这些快检项目能在半小时内初步筛查出农药残留、瘦肉精等常见问题,是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陈伟解释道,说话间已将处理好的样本放入恒温仪,“像现在这种高温天,食材容易变质,检测更得细致。”

在等待快检结果的间隙,执法人员从储物间里随机抽取大米、鸡蛋、南瓜、白菜等4个品种、6批次食材,取样、称重、封存、填写抽检单并经食堂负责人签字确认后,迅速装入食品取样箱里送检。

随后,执法人员仔细查看大米、食用油等大宗食材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核对进销货台账上的采购日期、供应商资质等信息。“这个台账记得不错,但缺少了最近一批猪肉的检疫合格证明,得补上。”陈伟在笔记本上记录时,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在安静的储物间里格外清晰。

转身来到操作间,目光扫过墙角的防蝇灯。“这个灯安装位置有点高,低于1.5米效果才最好,得调整一下。”看向排水沟,发现边缘有细小的缝隙未密封,“这里容易滋生蚊蝇,下午就得用水泥封好。”打开冰柜,伸手摸了摸内壁温度,“冰柜内最好加放一个温度计,随时监控柜内温度,以防食物变质。”每发现一处细节问题,执法人员都耐心向食堂负责人指出,并当场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期限和标准。

“叔叔,这个绿绿的试剂是做什么的呀?”一个清脆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原来是几名刚结束晨练的孩子好奇地围了过来。执法人员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拿起农药残留速测卡笑着解释:“这是检测青菜上有没有残留农药的,就像给蔬菜做‘体检’,合格了才能端上餐桌哦。”借着这个机会,他们顺势给孩子们讲起了食品安全小知识:“饭前要洗手,发芽的土豆不能吃,颜色特别鲜艳的零食要小心……”孩子们听得认真,时不时举手提问,原本严肃的检查现场顿时多了几分轻松。

image.png
执法人员现场封存抽检食品样本。

上午9时45分,快检结果全部出来了。陈伟逐一查看检测卡和试管:“青菜农药残留阴性,猪肉瘦肉精阴性……所有项目都没问题。”他将结果录入执法终端,生成检查记录后,向食堂负责人出示:“今天的快检结果合格,但整改的问题一定要按时落实。”食堂负责人连连点头:“一定一定,多亏你们这么严格,我们心里也更踏实。”

一位陪同孩子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家长见市场监管执法人员专门来此开展食品及食材质量抽检,他高兴地说道:“夏令营里的孩子大多是14周岁以下的学生,平时在学校有固定的餐饮保障体系,家长们很放心。但夏令营是临时组织的户外活动,食材采购渠道可能不固定,人员流动也大,食品安全风险更高。暑假期间,我们把孩子送来参加夏令营活动,担心的不是怕孩子吃苦、受累,担心的就是食品安全问题,有你们来为夏令营食品抽检,为孩子们的食品保驾护航,我们就放心了。”

陈伟表示 :“食品安全监管无‘盲区’,这次我们来此开展夏令营食品抽检,既是为了确保夏令营食品安全,回应家长们的期盼,更是要给行业立规矩。下一步,我们会持续加大对夏令营、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的监管力度,增加随机抽查频次,用‘铁腕’守护孩子们的餐桌安全。”

“食品安全无小事,尤其是未成年人的饮食安全,更是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唯有织密织牢监管网络,才能让孩子们在阳光下安心成长,让家长们真正放心。”陈伟说。

上午12时,当执法人员收拾好快检箱离开时,正午的阳光愈发炽热,但他们身后的食堂里,新鲜的食材正被精心烹制,即将端上孩子们的餐桌——那一份份热气腾腾的饭菜里,不仅有夏日的滋味,更有市场监管人用责任与汗水守护的安心。(韦力升 文光辉 陆明)

(责任编辑:陆明)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