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走进湖北省竹山县麻家渡镇国际珠宝交易中心,可以在服务台看到信用合规指导服务站的牌子。消费者完成交易后,扫码即可查看绿松石从开采、加工到销售的全流程信息。这是竹山县以信用体系建设护航绿松石产业质量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信用认证筑品牌 为企业添 “质量背书”
“获评‘老字号’后,门店客流量较此前提升30%,不少消费者正是冲着这份官方认可的信用与质量招牌而来!”在竹山县绿松石文化街,一家经营20余年的绿松石老店负责人欣喜地表示。
今年初,竹山县科技和经信局围绕经营历史、市场信誉、质量管控能力及产业贡献等维度,开展绿松石“老字号”“老店” 评选,最终15家企业脱颖而出获此称号。这些企业不仅在品牌宣传中获得官方信用背书,更可优先加入县绿松石珠宝产业发展大会,参与行业质量标准制定,在产业链中掌握更多质量话语权。对于诚信经营的规模以上绿松石工业企业和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信用福利”更直接转化为质量竞争力——可免费使用“竹山绿松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产品专用标志。
“这个标志是竹山绿松石独特品质的象征,有了它,我们的产品溢价空间平均提升15%。”当地一家绿松石加工企业负责人展示着带有地理标志的产品包装,包装上的“信用绿码”支持扫码验证企业信用等级与质量管控信息,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全链条监管护公平 筑牢质量安全防线
交易安全与质量保障是产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在麻家渡镇国际珠宝交易中心,600余家商户统一使用“第三方”担保支付平台,为买卖双方筑牢质量与权益“双防线”。
“若交易中出现质量纠纷或货不对板问题,平台将第一时间启动‘先行赔付’,再由监管部门介入核查产品质量、追溯责任主体。” 交易中心负责人介绍,平台同步配套产品全流程 “一码溯源” 功能,从原石开采的资质审核,到加工环节的工艺标准把控,再到成品销售的质量检测报告,每个环节信息均实时上传至溯源系统,有效杜绝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质量问题。与此同时,《绿松石管理条例》的严格落地为产业质量发展划出 “红线”。
针对盗采破坏资源、强买强卖扰乱市场、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等影响产业质量秩序的行为,竹山县执法部门保持 “零容忍” 态度。今年以来,已查处相关违法案件23起,对存在质量失信的企业,依法取消“竹山绿松石”地理标志使用资格、移出行业协会会员名单,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质量震慑效应。
动态分级激活力 精准提升监管效能
“从B级升至A级后,不仅日常质量检查频次减少,还能优先获得政府组织的质量展会参展资格,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 20%。”当地一家绿松石企业通过持续优化质量管控、践行诚信经营,实现信用等级提升,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便利。这得益于竹山县创新推行的“信用承诺+动态分级”监管机制。
目前,该县1300余家绿松石经营主体均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监管部门依据企业质量管控水平、消费者投诉处理效率、违法违规记录等情况,实施ABC三级动态分级管理。对A级企业推行“信任监管”,减少检查频次;对C级企业实施“重点监管”,加大质量抽检与巡查力度,既提升了质量监管精准度,又为诚信经营、质量过硬的企业“松绑减负”。
如今,“信用合规”已深度融入竹山绿松石产业全链条:消费者扫码可辨产品真伪、查质量信息,企业凭信用可享政策红利、拓发展空间,监管部门靠数据能精准施策、提监管效能。这场以信用为核心的产业质量变革,正推动竹山绿松石从“资源优势”向“品牌质量优势”加速转变,为当地绿松石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梁桃桃)